-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届(2009)两岸三院信息技术与应用交流研讨会论文报告集
中央研究院 民族所數位典藏入口網之建置
張藝鴻
中央研究院 民族學研究所
【摘要】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自1998年起即參與數位典藏相關計畫,其中
包括隸屬「數位博物館先導計畫」之「平埔文化資訊網」(1998~,潘
英海等人主持)、「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第一期項下之「台灣原
住民數位典藏計畫」(2002~2007,潘英海主持)、第二期之「台灣民
族誌數位影音典藏計畫」(2008~,胡台麗主持)與「台灣原住民數位
知識聚落開發合作計畫」(2008~,潘英海、黃樹民主持)、及本所自
建資料庫等。典藏範圍含括本所博物館、圖書館及研究人員保存之文物、文獻、
影音、出版品與田野工作紀錄。計畫期間進行了大量且多樣的民族學/人類學藏
品之數位化作業,並透過相關研究、典藏單位之合作,建立人類學數位資料共通
欄位標準,期能使不同典藏單位之數位化藏品得以彼此整合與交流。
2008 年開始的「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
計畫第二期)強調有系統地推廣數位典藏之成果。本所數位典藏工作亦由初期的
藏品數位化作業,邁向數位典藏成果及相關知識數位化發佈與推廣之新階段。本
階段之工作,除繼續進行本所藏品之數位化外,也著重在資料庫之整合、典藏資
料釋出規範之確立、數位典藏成果使用機制之建置、及跨單位間數位資料之交換
與合作等面向,並建立一套數位資料描述語彙與數位典藏發佈平台,以簡化典藏
資料庫管理與維護成本,俾使本所數位典藏得以永續利用。
由此,我們著重的議題在如何將民族所已數位化完成的典藏資料以適當的方式釋
出供研究者以及大眾利用。我們決定以一個「入口網」的形式來作為相關數位典
藏資料的整合與發佈平台,並開始發展此入口網之資訊系統。將中研院民族所數
位典藏之網站定位為一個入口網,而非純粹的資料庫系統之目的,在透過一致性
的資訊發佈與資料典藏系統與介面,以達成建立數位典藏資料整合入口、數位化
資料展示場域、民族學/人類學知識網、與跨單位合作平台等目標。
234
第七届(2009)两岸三院信息技术与应用交流研讨会论文报告集
本文分成兩個部份描述中研院民族所數位典藏入口網之建置。第一部份將描述典
藏資料資訊系統之建置方式,第二部份則將說明從一個入口網的角度建置數位典
藏網站的經驗。
【關鍵字】 數位典藏、後設資料描述語彙、人類學、台灣、社群
一、基礎典藏資料庫系統之建置
本所歷年進行的各數位典藏計畫均建置了各自的資料釋出平台與檢索系
統,但由於數位典藏與資訊技術、觀念與規範之發展息息相關,網站與資料結構
必然得隨之改變。為了讓累積的資料能達到永續利用的目標,我們發展了一套標
準的藏品數位化流程與藏品數位資料表達語彙。流程與語彙的標準化,有利於降
低藏品數位資料庫之建置與維護成本,同時也讓使用者得以透過單一界面取得藏
品資訊,而利於數位典藏品之使用。
此人類學相關知識的研究基礎典藏資料庫之設計,依循以下幾個基本方向與
要求:
1. 能適應人類學知識:民族所的收藏主要以學術產出物(出版品)與田野
紀錄為主。這些典藏非常多樣化,民族學/人類學的學科知識又著重反省其自身
文化概念,數位典藏系統因此必須具有足夠的彈性與可擴充性以反映此種藏品多
樣化與挑戰性學科知識的性質。
2. 資訊系統必須易於維護且能持續較長的存活:資訊技術在今日仍處於持
續發展的狀態,技術規格也不斷地翻新。在不斷變遷的過程中,一套典藏資訊系
統往往數年後即面臨無法使用的窘境。為了讓典藏系統得以較長時間地繼續提供
服務,且能夠適度地翻修以適應技術之變動,本入口網採用開放源碼軟體來設計
整個典藏資訊系統。
3. 數位化資料必須要能夠被較長期的保存:資訊技術的變遷往往也伴隨資
料儲存格式的變動,傳統上採用商業公司提供之封閉性資料格式雖能快速、低成
本地解決資料儲存格式的需求,但一旦資料格式變動,資料之轉換往往會造成資
訊流失。因此,我們採用開放格式作為資料的儲存形式,並建立其一致性資料描
述架構(schema),以使典藏資料得被較長期地保存與轉換。
23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镇痛治疗规范.docx VIP
- 数字文化与娱乐:2025年动漫IP衍生品市场洞察报告.docx
- 护理安全管理在新生儿病房的应用课件教学教材演示幻灯片.pptx VIP
- 2025至2030中国动物园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NB-T 47047-2015 承压设备用镍及镍合金无缝管.pdf VIP
- 气道净化护理(2024年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pptx VIP
- 高中数学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doc VIP
- 《电子商务概论》(附微课 第5版)课件 第7、8章 新媒体运营、 电子商务安全.pdf
- 深圳市育才教育团育才三中语文新初一分班试卷含答案.doc VIP
- 测绘地形图图技术总结.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