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皖南地区金的集散规律与找矿方向的初步探讨.pdfVIP

皖南地区金的集散规律与找矿方向的初步探讨.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程金华等:皖南地区金的集散规律与找矿方向的初步探讨 189 皖南地区金的集散规律与找矿方向的初步探讨① 程金华,胡文华。郑新建,钟耀成 (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屯溪地质调查所,安徽黄山245000) 摘要:金在中元古界、震旦系、下寒武统、奥陶系、志留系中有一定的富集趋势;本区褶皱和断裂构造发育,构 造控制和影,$j-f金矿(化)点的分布;皖南地区燕山晚期岩浆活动不仅是其它矿种重要的成矿时期,也是金成矿的 集中时代;本区应致力与破碎带石英脉蚀变岩型,与火山活动有关的浅成热液型以及微细侵染型金矿的找寻。 关键词:皖南地区;金矿;集散规律;矿化类型;找矿方向 从正态分布,说明本构造层岩石经过多次地质作用, 0前言 其地层分布区已发现有山斗、小贺、甲溪、廖家、小连 口等金矿(化)点,均表明该层位是一个重要的赋矿 至今,皖南地区还没有发现成型金矿(储量大 层位。 于1吨),但金矿化普遍,原生金常与各种类型的 太平箬岭、大洪尖一带发现震旦系休宁组 铜、铅、锌、锑等金属矿床相伴生,发现有石英脉型、 (Z.X)砂岩中,透镜状黄铁矿砂岩、石英脉中有金矿 破碎带石英脉蚀变岩型、微细侵染型、层控型以及同 化现象,但其地层岩石丰度低于区域平均含量为 1.03 火山活动有关的浅成热液型、沉积砂金等独立金矿 PPb,含量变异不大,对形成层控型矿床不利。 (化)点分布,金在本区有着潜在的成矿远景。 含量分别为0.95、0.93、3.37 1地层含金性 热液交代作用,如石门里、和阳金矿点,围岩为Zll、 z,In;皮圆村组(Z:P)金含量为全区地层最高,其可 全区近1000件地层岩石样品中金等微量元素能受岩性控制,为条带状硅质岩,金不易发生淋滤作 统计分析表明,金在本区的平均含量仅为1.26PPb,用,没有发现矿化现象,但对z,l、z:ln的富集成矿起 低于地壳平均丰度(4.3PPb)(图1)。以中元古界、着积极的屏蔽作用(地球化学障);下寒武统岩石含 震旦系、下寒武统、奥陶系、志留系地层岩石金背景 有大量的生物遗留体及有机质,吸附大量的cu、zn、 含量较高,其它时代贫化为特征。 Mo、Ag、V等元素,但缺乏硅质岩层那样的“地球化 金等元素集散同区域构造运动、岩浆活动有着 学障”,因此它们的成矿不及Z21n、Z1l;志留系(S)、 密切联系。具单调的碎屑岩建造并有冒地槽浊流沉 奥陶系(0)的碳酸盐岩、碎屑岩中金含量相对较高, 积特征的中元古界地层金背景含量为1.03~2.51在太平毛岭一泥田一带,发现有金矿化。 PPb,相对较高,富集系数为1.2;这套岩石组合,就 总之,金在中元古界、震旦系、下寒武统、奥陶 其原岩的物化性能来讲,岩石属塑性,不易发生裂 系、志留系中有一定的富集趋势,上述层位岩石中金 变,对矿液充填不利,但由于多次构造变动,使之发 含量较高,岩石化学性质对成矿有利,是值得重视的 生区域性变质、硅化等,改变了岩石的物理特性,产 含金沉积建造。 生裂隙及层间破碎,为含金矿液充填沉淀提供了有 利的空间场所,该时代岩石中富集元素组合多,以 2构造与金矿化 Au、Sb、Zn、Mo、As、Ti、Cu、Cr、Hg、Co、Ni为富集组 合,其各元素的方差大,zn、co、Ni、Cr、Mo、Ti、V均服皖南地区在漫长地史进程中,历经了多旋回,多 ∞第一作者简介:程金华(1961一)男,工程师,

文档评论(0)

hnlhfd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