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在一期梅毒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探讨.pdfVIP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在一期梅毒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探讨.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在一期梅毒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探讨.pdf

维普资讯 箨 JCliDermf 2002~b131,№3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在一期梅毒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探讨 Clinicalvalueofthefluorescentquantitativepolymerasechainreactionindiagnosisofprimarysyphilis 武明昌,朱慧兰.颜景兰.叶*东,杨 日东,邓建华 wuMiag-chang.ZHUHui-~a.YANjmg-t~,YEXin~dong,YANGRidong,DENGJian-hua (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 .广州 510095) 摘 要:为评价荧光定量聚舍酶链反应( PcR)在一期梅毒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暗视剐 nF)、血清学(BPR/TPHA) 检查方法作对照,用鞠帅 方法检测68例疑诊为一期梅毒病人的生殖器溃痔处分泌物。毒68例撩诊为一期梅毒病人中, D.F阳性率27.94% 《19/68),RPR阳性率4853% 3《3/68),TPHA阳性率6176% (42/68),F-PER阳性率44.12% (30/ 68).F~-PER与D.F、TPHA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 RPR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1)。车研究表明FQ—PER捡嗣 生殖器溃疡TP在一期梅毒诊断中有一定的价值。 关麓词:一期梅毒;诊断;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中圈分类号 :R759.1 文赫标识码:B 文章壤号:1000-4963(2002)03-ol62-02 目前梅毒的实验诊断方法主要有D—F、19S.IgM、 观察,在镜下能见到典型的活动的梅毒螺旋体为阳性。 D PCR等,近年来开发出一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1.2.3 梅毒血清学试验:取血清作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 (fluorescentquantitative p0lymerase charn reacti0n, 验 (RPR)(兰州生物制品研究 生产)及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 D FQ—PCR)技术,其原理主要是采用PCR结合荧光探针 (TPHA)f日本Fujirebione公司生产)检查,按常规操作。 的体外DNA扩增和检测技术,并采用完全闭管荧光检 13 统计方法:采用 ×检验进行资料分析,E较FQ。PER与 C 测,无需电泳,可有效地降低PCR产物污染造成的假 D-F、RPR及TPHA的差异,以P≤o05为有统计学意义= 阳性率。本研究运用FQ—PCR技术对 68例可疑一期梅 , 掂 目 毒患者生殖器溃疡或糜烂处分泌物进行梅毒螺旋体 … D (TP)检测,并与D—F、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对照.评价 2.1 FQ.PCR与D—F检测 68例生殖器溃疡TP的结 FQ.PCR在一期梅毒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果比较 D . . . . FQ—PCR、D.F检测生殖器溃疡TP的阳性率分别 1 对象与方法 为44 . 12%(30/68)、27.94%(19/68),两者有显著差 C 1.1研究对象: 异( =4.0,P0.05)。其中FQ—PCR阳性者中,D—F 1.11病例来源:1998年9月一2000年12月广州市皮肤病防 阴性有 18例;而FQ.PCR阴性者中有 7例D—F阳性。 治所性病

文档评论(0)

wuyouwul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