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水稻常规育种方法的创新及其优势.pdfVIP

对水稻常规育种方法的创新及其优势.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鋈|垒!燮 垫!!:!童曼望垄 对水稻常规育种方法的创新及其优势 施建达 陆建龙 陆云明 钱雪芬 张家港2l (江苏省张家港市农业试验站 5616) 摘要:我国的水稻常规育种历史悠久,方法丰富多样。长期以来育种工作者辛勤耕耘,培育出大批优 良品种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 展,可耕地面积大幅度缩减,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继续培育出高产优质的水稻新品种,创新育 种方法已成为业内人士普遍关注的课题。简要介绍了围绕精减水稻选育面积、提高育种效率并降低 成本所开展的积极探索与创新。 关键词:水稻;常规育种;方法;创新 1 概况 生遗传基因的重组。再经过若干世代的性状分离、选 1.1 水稻常规育种的主要方法 择和鉴定,以获得符合育种目标要求新品种的育种 常规水稻相对杂交水稻而言,是指遗传性状特 方法。诱变育种是指利用物理、化学因素诱发作物发 性稳定、当代和后代性状一致的品种,正常情况下可 生突变,并从中鉴定、选拔优良品种的方法。 以留种,生产上不需要每年制种的水稻,常规育种则 1.2水稻常规育种的共同特点 是基于育种方法和手段的新颖性而言的。狭义的常 从选育过程来看,无论是何种常规育种方法,从 规育种通常指的是利用系统育种、杂交育种和诱变 分离世代中筛选优良单株是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 (物理、化学和航天诱变)育种选育水稻新品种的方这一选育环节对品种育成起着关键作用。目前,育种 法,而广义的常规育种则包括除转基因等方法以外, 家们在单株选择的生育阶段安排上.都放在水稻生 利用包括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在内的~切方法选 长发育中后期,因为此时个体的生育期、农艺性状、 育水稻新品种。纵览近年来全球水稻育种发展进程, 抗病虫特性和抗逆性已经得到充分的表达。可根据 育种方法和技术齐全、先进已成为我国水稻育种发 育种目标作出科学有效的判断和选择。因此,要实现 展的显著特点。由于常规稻的产量水平与杂交稻基 选种目标必须按照播种、育秧、移栽和栽培管理等步 本相当,大面积推广应用常规稻是我国粮食生产稳 骤实施,再经过几个月的大田生长发育期直至上述 定发展的前提。 性状完全稳定。而且,为了满足单株选择的要求.必 在上述育种方法中.系统育种指的是从品种原 须相应地采用单株插秧的方式。 始群体中选择优异单株或单穗,并进而对后代株系 由于水稻分离世代群体中各个体受不同基因型 或穗系进行鉴定比较,而后择优繁殖推广的方法。这 的控制而在综合性状表现上千差万别.良莠不齐,这 一方法主要应用于20世纪70年代以前,现在很少就为人们按照育种目标进行单株选择创造了条件。 应用,而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是当今世界应用最多 然而,育种实践表明:水稻生长发育后期,在分离世 最广泛的育种方法。 代特别是低世代分离群体中符合育种目标的个体出 杂交育种是指通过不同亲本间的有性杂交而产 现比例一般都很低,仅为千分之几,可择优录取的单 基金项目:张家港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作者简介:施建达(1964一),男,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水稻选育、杂交制种研究与推广工作。电话:0512—583511lO 一14— 万方数据 室曼堡鲨垫!!:! 墼燮i鍪 株只占极少数。因此,这种犹如大海捞针的筛选方法 2。3筛选秧苗 带有很大的被动性和滞后性.不仅选育新品种的成 在拔秧移栽阶段挑选带蘖壮秧,然后在选种圃 效低下,而且从种到收的整个过程伴随着大量劳动 进行单苗插秧。 力、土地资源和生产资料的浪费,最终事倍功半。 育种实践表明:若提供给水稻分离群体各个体 以杂交育种为例,每组合F2单株种植规模为的生长发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