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pdf

浅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pdf

第9期(总第793期)\黑黛基菡盛 一一!盆叫蛆山_I=■ 浅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张晓红 [摘要]汉语国际推广的新形势对国际汉语教师各方面的素质和技能,尤其是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如何 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梳理汉语国际教育和跨文化交际之间的关系,审视 目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尝试提出可行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汉语国际教育课程设置 [作者简介]张晓红(1978一),女,陕西榆林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和国际汉语教育。 (陕西西安710055)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9一0176—03 随着汉语国际推广工作不断深入地开展,全球范围内汉语 挑战。如何培养一支合格的国际汉语教师队伍,成为所有从事 学习者的数量与日俱增。在第七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开幕式 汉语国际教育和推广事业人士以及相关部门必须面对并认真思 上,国务委员刘延东指出,2012年汉语国际推广事业实现新发考的问题。 展,已建立400所孔子学院、500多家孔子课堂,注册学员65万2012年教育部新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对外汉语专业正 人。孔子学院发展规划(2012—2020)中提出“到2020年,基本完式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旨在为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培养高 成孔子学院全球布局,基本建成功能较全、覆盖广泛的中国语言 素质的专业人才,汉语语言和中华文化的传播从“请进来学”发展 文化全球传播体系”的发展目标。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快速发 为“走出去教”。然而,“全球化”和汉语国际传播的新形势对国 展对国际汉语教师师资队伍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提出了很大的 际汉语教师各方面的素质和技能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 践能力的培养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具体途径有以下几种: [参考文献] 第一,校外实习。校外实习是目前高校培养大学生实践能 [1]董盈盈.关于我国大学生实践能力及其培养的研究[D/oL].bttp:,^Ⅳww. 力的主要途径,也是大学生与社会用人单位交流、沟通的主渠 道。校外实习单位的工作环境为学生提供最逼真的职业发展模 拟,一方面让学生了解职业人需要具备的实践能力水平,进一步 明确努力方向,合理安排规划;另·方面,实习的过程就是训练 NyalY3LO阱M113R2JPdOg=,2007-03-01. 的过程、提高的过程,完全可以把实习单位的工作过程看成是实 [2]董盈盈.走向生本关怀:就业困难背景下审视大学生实践能力建设[J].江 践能力的训练场,需要什么训练什么,遇到什么训练什么。值得 西教育科研,2006(9). 注意的是,校外实习的时间安排、方法措施等,需要进一步完善, [3]李成.就业导向:高校大学生实践能力建设的核心要义[J]学习月刊,2011(2). 制订一套适合学生发展的实习教学计划。 [4]林志强,祁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对策分析——以用人单位的需求为视角 第二,校外合作。高校里聚集了拥有丰富专业知识的教师 [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 队伍和学生队伍,但在实验设备、开发平台方面较为欠缺。社会 [5]王付山.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探索与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9(25). 与企业拥有先进的设备和厂房,为开发研究提供良好平台,但其 [6]尹宿涅,谢桂庆.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东岳论丛, 最大问题是专业知识的不足。二者的结合,互相利用,互为补 20lO(11). 充,利于双赢。合作的方式有多种,一是依托项目,即共同立项 [7]周爱国.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9(1). 科研或研发项目,大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参与项目,检验专业知 识的储备与更新,磨炼意志,提高动手能力,增强团队合作能力, 激发创新能力。二是合作培养,这种模式在高职院校被广泛应 用,即高校与企业通过订立合同的形式,共同培养人才。如订单 式培养模式,用

文档评论(0)

lizhencai09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0124015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