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层治理视野下的边缘人——基于豫东村庄的田野调查.pdf
2015年第3期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NO.3.2015
双月刊 BimOn伽y
JOURNALOFTHEPfUU’YSCHOOL
(第37卷·总第205期) 0FCPCNINGB0(V01.37,SerialNo.205)
基层治理视野下的边缘人
——基于豫东村庄的田野调查
夏柱智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传统豫东村庄存在强有力的地方性规范,建构出以。赖’为特征的边缘人,为主流文化排斥。按
照占有社会资源水平可把边缘人分为强势边缘人和弱势边缘人两类,他们分别有不同行为特征。当前
边缘人崛起的原因包括村庄地方性规范弱化,以个体权利为本位的现代法律进入乡村与基层治理的。不
出事逻辑”。越出村庄地方.陡规范的边缘人大量进入基层治理,以不同方式冲击基层治理造成消极后果,
依次有。力治秩序’出现、谋利型上访蔓延和亲密社群瓦解。如何治理边缘人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
下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边缘人;地方性规范;基层治理
【中图分类号】C913.9 陂献标识码】A 陂章编号】1008-4479(2015)03-0094·07
一、边缘人的含义及相关研究 代引入这一概念用以观察社会变迁,许多学者发
从边缘人角度去透视社会变革和秩序具有 现80年代以来城乡二元结构松动背景下出现大
经典学术传统。费孝通曾经区分“社会继替”与 规模流动的“农民工”作为“都市边缘人”依然为
“社会变迁”,认为社会继替是人在固定社会结 体制、社会和文化排斥,边缘人特征很明显№训。
构的流动,而社会变迁却是指社会结构本身的变 对于乡村社会边缘人的经典研究如费孝通
动,并称在快速变动的时代产生一种“时势权力” 所描写的乡村社会中的“败类”,他们在乡间作
【l】p77,时势权力总是为社会结构中最容易越出的恶,却引入现代法律保护个人利益【l】p58。海外中
边缘人最先掌握,而当代学者吕德文研究社会变 国研究中对近代社会变迁中崛起的边缘人,如乡
迁的动力时得出结论认为“边缘人在推动社会变 村混混、恶霸和无赖有过精彩的描述【8~9】。对转
迁方面不亚于文化精英”【2】p54。 型期乡村社会边缘人的研究在近年蔚为大观,华
边缘人是社会学经典研究对象,早期研究者 中学者开风气之先。早期华中学者重点关注富
主要关注跨越两个群体边界的边缘人一“移民”, 人、精英和乡村干部等乡村社会主体,忽视了对
这一传统来源于芝加哥学派社会学家帕克。他 边缘人这一社会主体的关注【10】。后来他们发现
最早把边缘人定义为“两种文化和两个社会边缘 在税费改革、公共品供给等基层治理过程中存在
的人,而这两种文化和两个社会绝不会融合在一 大量边缘人,把文化意义上的边缘人引入基层治
起”,典型地例如犹太人【3】o国内学术界在80年理分析过程中,创新了研究视角和取得重要成
【收稿日期】2014-09-27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市化背景下村庄变迁及其区域差异研究”(项目编号:llBSH02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夏柱智(1987.),湖北黄石人,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社会学与乡村
治理。
万方数据
果。 庄由若干个“小亲族”构成。“小亲族”是五服之
贺雪峰最早注意到乡村社会中不仅存在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