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教育研究 2015年 第12期 读写算
浅论李清照词语言的创新性
张巍巍
(沈阳市中医药学校)
【摘 要】李清照是我国南北宋之交的一位著名女词人,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特殊地位的女文学家。历代以来对其
词作的艺术成就,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李清照词的语言有着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她遣词造句,自出机杼,创造了自然率
真的语言。正是由于词人的独具匠心,使词的语言通俗而又雅致,常见而又觉得新鲜。
【关键词】创新性语言
李清照(1084- 约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 造语言的音韵美。
山东)人。自幼受家庭环境熏陶,善于文章,工于诗词,为 《声声慢》开拍连用十四个迭字,除了“觅觅”、“冷冷”
历代文人所称赏,被誉为南宋婉约派宗主。李清照论词强调 之外,全是齿声字,读来齿牙敲击,短促轻细,造成了一种
协律,崇尚典雅、情致,反对以作诗之法作词,严分词与诗 凄清的效果,用来表现词人孤寂、凄苦的复杂心理状态是再
的区别,重视词自身的艺术特点,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 合适不过的。而最后几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本文将从其词作语言运用的创新性方面来论述李清照词的艺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生动地表现了忧心愁怅的情绪。
术特色。 这些又声迭韵字在音节、情调及气象营造方面,与内容紧密
李清照是一个语言大师。她的词语独具风格,清新自然 配合,续来朴素自然,不露痕迹,得到历代词评家好评。“真
③
而又富有表现力。词不同于诗,词本身是用来歌唱的。这就 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但李清照“用字奇横而不妨音律” ,
要求词的语言大众化,口语化,既便于唱,又便于听。易安 格守词律又能挥洒自如,充分说明李清照语言功力的娴熟精
词的语言尤其注重了词的这一本色要求,这构成了易安词在 深。
艺术上的又一重要特色。 她《临江仙• 序》中称道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她
(一)以口语入词。她的语言明白家常,能“以寻常话度 自己则更是刻意为之。“争渡,争渡”(《如梦令》),“知否?
入音律”,推陈出新,化俗为雅。李清照能用浅俗之语,发清 知否”(《如梦令》),“人悄悄,月依依”(《诉衷情》),“淡云
新之思。如“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 来往月疏疏”(《浣溪沙》),“年年雪里”、“萧萧两鬓”(《清
儿风”(《行香子》),全是口语,似信手拈来,全无雕饰斧凿 平乐》),“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痕迹。但细细品来,却又词蕴深意,言外有情。又如《如梦令》 “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添字采桑子》),“剪成碧玉叶层层”
中“肥”、“瘦”两字,本来极为普通,少有文学色彩,而李 (《摊破浣溪沙》),“永夜恹恹欢意少”、“随意杯盘虽草草”(《蝶
清照在此却用它们形象地写出了风雨后绿叶肥茂,红花调残 恋花》),“黄昏院落,凄凄惶惶”(《行香子》)……实例举不
的景象,十分传宰地表达了寂寞深园中少妇惜春怜花无比惆 胜举。
怅的细感情,既贴切又深刻,被人盛赞为“人工天巧”。李清 她还善于运用排比、反复,来强化词的便于唱听的本色,
照对语言的锤炼正在于发掘生活中富有诗意的情感后,又能 体现词的音韵美,如“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砧声捣,
从口话中挑选最准确、最生动的语言来表达,所以能够在平 蛩声细,漏声长”(《行香子》),“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行
易中显现功力,浅近中显现精美。 香子• 七夕》)。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 读李清照的词,使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韵律美,或疏缓、
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知否” 或紧促,皆声情并茂,音韵和谐。
一语,在日常对话中可谓平平,并无诗趣。但词人怀着伤时 (三)化典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