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是成人的父亲——论乔叟与布莱克的思想共性和迥异叙述.pdfVIP

小孩是成人的父亲——论乔叟与布莱克的思想共性和迥异叙述.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孩是成人的父亲——论乔叟与布莱克的思想共性和迥异叙述.pdf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l1年第 1期 JOURNAL OFZHANGZHOUNORMAL UNlVERSITY No.1.201l 总第 79期 Philosophy&SocialSciences GeneralNo.79 小孩是成人的父亲 论乔叟与布莱克的思想共性和迥异叙述 王 含 漳州师范学院 外语系,福建 漳州 363000 [摘 要]理性与感性之争构成英 国文学伟大传统的主题之一。中世纪 向文艺复兴的转化意味着人学研究的开 始 ,而新古典主义进入浪漫主义深化人对 自我 的认识 。作为这两个 时期的诗歌代表人物 .乔叟和布策克共 同强 调和重视情感体验 ,并且都以 “小孩 ”之意象艺术地呈现 了他们在人性 问题上的思考 。本文从构成诗歌 的基本 因 素意象、结构和单词 出发 ,结合文学话语产生的时代背景,解读两位诗人相 同的主题 内容 以及各异的表现形式 [关键词] 《坎特伯雷故事集》;《扫烟囱的小孩》;乔叟;布莱克;思想共性 ;迥异叙述 中图分类号 :l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468X 2011 01-77-04 】9世纪英 国浪漫主义代表威廉 ·华兹华斯借 见,暂以 《总序》和 《扫烟囱》分别指代这两部作品。 “小孩是成人的父亲”这一诗行 ,鲜 明提出反 18世 就总体风格而言,《总序》无论在描绘风景亦或刻 纪理性 至上 、重感性认识的哲学思想 。理性与感性 画人物上 ,处处营造含 蓄深邃的文学意境 ;《扫烟 这 一“人”与生具米 、无从逃遁 的二元对立 .得 以演 囱》则显得朴素大胆 、令人震撼 。下面笔者将从构 化为 “成人一小孩 ”、“文 明一自然 ”、“男性一女性 ”、 成诗歌的要素 出发 ,聚焦两部诗作不 同风格形成 “城市一农村”、“太阳一月亮”等一系列的具象和范 的原因。 畴,并且呈周期循环之势以文学话语之状 ,构成 19 一 意象采用上的对 比 世纪后英 国文学尤其小说界举世瞩 目之盛况 。然 1 乔氏的借物喻人 而当我们反观 19世纪前 以诗歌为主体 的英 国文 乔氏在人 的两面性 问题上所持 的含蓄姿态淋 学,暂时搁置文艺复兴时期光彩夺 目的爱情诗 ,却 漓尽致地体现在 《总序》前 11行。这 11行先于对 惊喜地发 现早 在两个 阶段 即 中世 纪晚期 以及 18 故事集 中29位朝圣者即 “人”的逐一刻 画 ,以 “四 世纪末的前浪漫主义 ,乔叟和布莱克 已各在 《坎特 月的一场甘霖”引发出对 “景物”的描绘。大 自然中 伯雷故事集》的总序和收录于 《天真之歌》的 《扫烟 的植物 、动物 、雨和』xL、季节更替 、太 阳上升为文学 囱的小孩》里预 高华‘氏提 出的 “小孩是成人 的父 话语的主体对象 ,避开与 “神”或 “人 ”等字 眼的正 亲”之思想境界。不过相对于华氏宣言的勇敢和凝 面交锋 ,这不禁让我们感觉到笼罩在中世纪神学 炼 ,乔叟和布莱克传递同一理念时显得委婉 曲折 光环下乔氏的无可奈何。漫长 “黑暗时代 ”宗教的 多了。 羁绊 ,多少减弱 了乔 氏渴望 “人性张扬 ”的超前文 本文尝试在肯定乔叟和布莱克在理性与感性 艺复兴思想的呐喊。而景物中有意识聚焦的 “嫩芽 辩证关系上达成共识 、先知先觉的基础上 ,对 比他 tendershoots”、“新 生 的太 l;[ youngsun”、“椎 呜 们在表达共同思想时选择 的不 同叙述方式,浮现 smallfowls”三个 意象 的叠加 ,反复强涮 “小 ”这…· 各异的文学话语背后潜藏的文化实在 。为方便起 概念 ,浮现出乔 氏对生命最初阶段所特具的美好 收稿 日期 】2】【l0—09一l7 [作者简介 王含 1975~ ,女,福建省霞浦县人 ,漳州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 · 77 ·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和生机的赞赏。对 比接下来对诸香客,尤其是女修 征真理的神瓶 ,“要人们畅饮知识、畅饮真理 、畅饮 道院嬷嬷这位身为神职人员的成年人极尽的嘲讽 爱情 ,这是智慧的源泉 ,力量的源泉和生命的源 之辞 ,似乎隐藏着诗人将 “小孩”与 “成人”对照之 泉” ,从而揭示 出 “人义主义思想的真蹄”3[1 1~2j: 笔。 而 15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画家波提切利在传世 2 布氏的以人喻人 名画 《春》和 《维纳斯的诞生》都出现了 “西JxL”的艺 《扫烟 囱》充分展现了布氏版刻画师的另一身 术形象 ,无论在画面的右边或左边 ,“西风”均略鼓 份,黑白两大泾渭分明的颜色共绘诗中所有意象和 腮帮生动有趣 ,不仅催生了百花盛开预示丰收美 各自代表的成人世界与孩童世界,真正做到 “用最简 景 的春天 ,维纳斯 的美丽和纯真亦应 “风” 生 由

文档评论(0)

kfigrmn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