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首届中国文化馆馆长年会暨“百馆论坛”会议材料
群众文化推动着农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当人们关注着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将达到3000美元,恩格尔系数将下降10个百分点这
一小康社会指标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想一想农民这一占全国人口68%的庞大群体。没有真正意义
上的农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就只能停留在想象的空间中,就不
可能实现胡锦涛同志所要求的“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
设,发展民主,加强法制,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一流的人文环境和一流的社会风
尚”。
一、群众文化推动着农民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人若干政策的意见》的正式公布,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在
新形势下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意图,在让全社会关注“三农”问题的同
时,也向群文工作者传递着一个信息: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有一片广袤的沃土在等待群文工作
者去耕耘。
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农村还沿袭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习俗,文化生活枯燥无味。《中
国文化报》上《乡戏不要与迷信为伍》一文中,指出了那些“在被乡亲们称为‘乡戏’的现场,常常有不
少农民在烧香烛和纸钱”。另外,酗酒、赌博在农村还有着较大的市场,有些农村集镇的“脱衣舞”表
演成了农民业余生活的支柱。
要实现中国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努力提高广大
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当人们充分认识到教育在农村的重要性的时候,却忽视了
应试教育和农村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区别,有知识不一定就等于有文化。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
不能完全等同于他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农民在期盼富裕生活的同时,更需要春雨润苗般的群众文
化滋润。用什么样的文化去占领农村这块大市场,是摆在群众文化工作者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
命题。
文化艺术上山下乡工程就是较好地解决这一命题的范本。群文工作者通过送戏上山下乡,把
党中央的关怀和温暖送到每一位农民心中,缓解了他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饥渴,为他们送上了一份
欢欣一份鼓舞。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各地送戏上山下乡演出现场人山人海,有老人和奶娃的
“板凳队”,有站在自行车上观看的“特技队”,有爬树上墙的“登山队”,农民欢欣鼓舞,备感党和政府
的关怀。
文化艺术上山下乡,内容大多是农民所熟悉的民间歌蓝、民间歌谣、民间故事和农民所关心的
政策问题。舞蹈《打工哥哥回来了》、三句半《公民道德建设在心中》、相声《一号文件进山乡》、独唱
《在希望的田野上》、小品《相亲》等等,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为农民及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宣传科
学文化知识,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党、政府与农民之间建起了一座畅
通无阻的桥梁。
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充分显现出来,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让
农民通过文化艺术上山下乡工程的启迪,直接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之中,在自娱自乐的群众文化活
动方式中,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途径。
·100·
第二部分文化馆建设论文
二、群众文化推动着农民文化素质的全面普及
在当今农村,农民文化素质低,仍然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民还未摆脱“靠天吃
饭”和人力加畜力的传统生产手段的局面。目前,农村人口文化状况是“初中及初中以下的人口占
农村89.04%”,我国文盲绝对数依然高达8500万,其中90%以上的文盲分布在农村。应该从“以
人为本”的发展战略高度出发,彻底消除农民的“低素质障碍”。
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农民文化素质的滞后,不仅仅贫穷造成的,更是由于农村群众文化生
活的长期匮乏,才滋生了这片土壤。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这种现象已得到了一定的改
变,但还需要不懈的努力。
目前,相当一部分农民不甘心重复祖辈贫穷、单调、枯燥的农村生活,向往着城市富裕、多彩、舒
适的条件,而纷纷弃乡进城,形成当今最为流行的一个新名词“农民工”。细析农民工向往城市的主
要原因,一是他们渴望知识,二是那里有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生活。其实,当我们用种种方式支农
的时候,别忘了通过群众文化活动,启迪农民的心灵,开发农民自身的文化需求,提高农民的文化
素质。
农民的文化素质是决定农业发展的最基础的条件,它包含诸多方面的因素。其中,丰富他们的
文化生活,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标准图集-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 无水印.pdf VIP
- 第二课 活动 一周健康食谱 家庭食谱我设计(教案) 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浙科版.pdf
- GB50210-2018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docx VIP
- 广州数控GSK25iMbGSK25iTb系列 编程操作手册.pdf
- 2025北京通州七年级(下)期末英语试卷及答案.pdf VIP
- 中兴常用光传输设备介绍.ppt VIP
- 中国地图报表Excel版(可设置颜色).xls VIP
- 苏TZG 01-2021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图则.docx VIP
- 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难点及解决方案.doc VIP
- 德国旅游城市.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