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态道德教育先驱
再谱草原文化魂
——贺陈寿朋教授((草原文化生态魂》出版
朱建荣
陈毒jI』j教授是著名的人文学者,电是战斗在环保第一线的笔奠雄.由于他在生奄道德教
育方面的卓越贡献,被誉为中国生志道德教育奠基凡。近20年米,际教授々往于牛怂又他的
建设和生老道德教育,为保护我同草原生惫倾注了无数心血,井为构建保护革博生老文化理
论体系和机拘建设做出了东出贡献。早在2001年7月.在他的倡导和舞走卜成立的“内蒙古
沙尘暴研究治理促进会”曾经为内蒙古沙尘暴的防治做出突出贡献。2002年3H7日 在几
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他郑蓖呼吁:“生态道德敦育要从娃娃抓起”,激起了与会代表的一
致响应。作为生恋道德教育的提出者和力行者.:002年10月他亲自组织编与出版r《生老
道德教育读本》。该书已走进了成千J二厅个t辛小学课堂。专缘誉称谚书“将台构筑起爱民族生
态保护的心灵屏障。。2006年,陈寿目月教授卫在北J五戎立r“中国生态道德敷奇促进台’,继
续为我国生志建设奔波呼吁。{争天,陈教授Z攀登上他在生态道德教育牛涯中新的十高峰,
他的新著《草原文化生态魂》在这里成功进行首发仪式,我相信这部专著必将会成为我国生
惫道德教育的疋一个经典瀵本。
《草原文化生态魂*以草原马背民族的生态观念作为考察对象,蕾重探讨r游牧生声的和
谐之魂、游牧生活的简约之风和草原文化的绿色之韵等问题坪指出,对自然怀蓉敬墨之L、
的草原文化,可以为生态文明提供拿新的启示。通读拿书.我们可以感受到障教授对‘}忽文
明的深情呼唤。该书的另_大特色.是完全扭转r凡粪进人工,肚文明习j代M来认为游牧文化
落后的l足念。阵教授在书中明确指出.中目的农耕文化主瑶得盏于蒙古高娘绿色生态屏障的
保护,草原文化凝结r草原上各游牧醚族的智慧:以爱护草厦、珍惜生命、与自然和1告相处
却精神宾质+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鹱的精神植被.也是我¨建设牛意文化的重要精神烛光。
王利俊在他的文章“试论草原文化生恋理盎=的美学ffr值中提到,游牧文化的显著特征
43
在于充分利用自然、永续自然和环境,来延续游牧人的生存技能。游牧文明的独特价值并不
在于它给我们以技术工具和现代发明,而在于它给了我们以“天地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和价
值观。草原蒙古人视天地为父母,视水草为血液和神灵,他们关于家的概念是那样广阔,在
他们看来,家就是整个草原,而山水花鸟、野兽家畜都是家里的成员。“天地人合一”是草原
蒙古人评判人与自然关系好坏的尺度,通过人的活动影响自然,以达到人与自然间的转换。可
以说,草原蒙古人对待自然和对待世界的审美而非纯功利的态度,给日益物质化、功利化的世
界带来了一阵清新之风。反观人类所经历的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以牺
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人类借助科技的力量对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世界进
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创造出了高度发展的社会物质文化。然而,当人类对大自然的强大干预
超过了自然界的自身调节能力时,人类便陷入了生态危机。由于人类的盲目开发,已引发全
球性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缺乏生态道德意识的短视行为虽然获得了短期的经济利益,却牺
牲了自身赖以生存的环境,同时也破坏了子孙后代的生存空间。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将
导致整个人类文明的衰败,这绝非危言耸听。
现在,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大都告别了游牧生活,进入了摩托、汽车、风能、太阳能、电
视、移动电话、互联网的时代。这些现代化手段的介入,改变着蒙古人的生活,表面上成为
游牧文化一个新的发展起点,实际上却使草场遭到破坏,使草原遭到污染,并彻底改变了游
牧的本来意义。而作为蒙古人的审美追求、道德标准和荣耀的最佳象征,并与蒙古人结缘深
远、相伴几千年的马,却从此失宠。当牧人从游牧变成定居,不再需要马,草原就失去了游
牧文明的庇护,草原原有的千年绿意就无以为继。长期以来,工业文明优越于游牧文明的论
调甚嚣尘上,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业文明却越来越暴露出它的许多弊病,它充满了自私、贪
婪、冷漠以及由此而派生出的形形色色的社会犯罪。这与草原牧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
惊喜地发现,草原牧人的情怀是宽广的、情感是丰富的,精神是充实的。他们与自然融为一
体的生活方式,不需要太多的矫揉造作,因为他们本身就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不
存在孰优孰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特种作业与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课件.pptx VIP
- 22G101 三维彩色立体图集.docx VIP
- DK-金检机说明书(20110823HJ)-2.doc VIP
- SHT 3178-2015- 加油站用埋地钢-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双层油罐工程技术规范.pdf VIP
- 特种设备典型事故案例.ppt VIP
- 2025-2026学年鲁科版(五四学制)(三起)(2024)英语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pdf VIP
- 机器人行业深度报告:行星滚柱丝杠——高精技术集成之作,人形机器人线性关节 -2024-.pdf VIP
- JEDEC JESD47L(中英文对照版).pdf VIP
- 9 天上有颗南仁东星 课件(共28张PPT) 2025-2026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pptx VIP
- 科普版英语五年级上册单词默写表.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