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4卷第6期(总第227期)
2009
OFSHANDONGNORMAL andSocial V01.54No.6(GeneralNo.227)
JOURNAL UNIVERSITY(HumanitiesSciences)
异 叙事艺术论略‘
《聊斋志 》“异史氏日”
刘尚云
(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江苏淮安,223300)
摘要:聊斋志异》中的“异史氏日”素有“史笔”之称,基因遗传源远流长。这一特殊的叙事模式,艺术创新
在于:叙事艺术日臻成熟,提升了文言小说的传统地位;叙事结构统驭连株体故事,拓展了小说的结构章法;记言模
式上师承史传,开创了文言小说的新体例。缺陷与不足是:议论过半,喧宾夺主;封建说教,苍白平庸;偏离正文,松
散结构。
关键词: 聊斋志异;异史氏日;叙事艺术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73(2009)06—0093一04
中图分类号:1207.41
《聊斋》作为我国文言小说的巅峰之作,300年来万口传模式。每当《史记》完成了某一记传体的叙事后,司马迁往往
诵,风行天下。然自其面世初期开始,无论是其文体特征、思 用“太史公日”的形式就所记史实发表议论,高扬了叙事主体
想内容,抑或叙事艺术,便一直成为颇具争议的话题。纪昀 的创作意识,表达了强烈的爱憎感情,由此形成了一家之言。
称《聊斋》“一书而兼二体”n】(㈣,对其文体特征颇有责难之 《史记》中的这些议论多置于篇末,偶于篇首或篇中;其内容
意。鲁迅从题材角度将《聊斋》归纳为三种类型,还对其创作 则是对篇中人物、事件的评论,往往以几十年、上百年、几个
时代为单元,表明对历史发展规律的真见卓识;或说明写作
方法——“用传奇法,而以志怪”[2J(P147)作出经典性的论述和
褒扬。冯镇峦在《读聊斋杂说》中更是自谓先生知音,盛赞 目的、材料来源等,由此又构建了史书的一种体例。这与《左
《聊斋》思想艺术,并有读法“四则”专事《聊斋》‘3】∽-1钔。总 传》的“君子日”大都是紧随某事,就事论事,引经据典,佐以
之,前人评议颇多,不一而论,本文从“异史氏日”这一角度人 为证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手,对其师承渊源、艺术创新及不足之处作出探讨。 “太史公日”这一臻至成熟的记言模式,基本上形成定体,
一、师法史传。源远流长 影响中国史传文学达2000多年,后世史家争相效仿,蔚成风
在中国文学史上,前世文学的叙事艺术对后世文学的恩 气。“既而班固日赞,荀悦日论,《东观》日序,谢承日诠,陈寿
泽,后世文学对前世的传承,是不争事实。“异史氏日”是对 日评,王隐日议,何法盛日述,扬雄日撰……”【5j‘眦’称谓不同,
“太史公日”这一叙事模式的沿袭继承,而“太史公日”又直 其实是同一种体例,因而后世将此体例统称为史书的“论赞”。
接滥觞于《左传》的“君子日”。 后世史家热衷于此,而小说家却绝少问津。从汉代小说
先秦文学诸如《诗经》、《尚书》、《春秋》等各种文体,均 到六朝志怪、唐之传奇到宋之话本、明之神魔人情等,可称为
详于记言,略于记事。到了《左传》,其叙事结构中特意增加 小说的,篇幅或长或短,绝少有作者用篇中立论的体例。而
了“君子日”这一记言形式,史官每每以此对历史人物或历史 《聊斋》却不同。因为它有意仿史,所以蒲松龄在不到500篇
事件进行评述。《左传》诚然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叙事模式: 作品中,将近200篇都附有“异史氏日”,并在形制上与《史
“《左传》的历史进步,体现为左氏突破了前人因循执著的分 记》“太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