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1年 1月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an ,2001
第30卷第1期 JournalofShanghaiTeachersUniversity(SocialScience) Vol.30,从〕.1
中图分类号二120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634(2001)01-0095-(06)
论 新《列国志》的艺术创见
聂付生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上海200234)
摘 要:冯梦龙编纂的(新列国志)在学米界至今尚未引起应有的重视,即使面世的
几篇文章都以(东周列国志)为题,这对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学大师是极不公平的。实际上,
(新列国志)既能佐以历史,又能在史实的框架内任意虚构,肥骋想象,塑造了一大批栩栩
如生的人物形象,结构错综复杂又井然有序,语言通俗而简练流畅,取得了使原作无可比
拟的艺术成就。
关键词: 《新列国志》;(列国志传》;艺术创见
《新列国志》是冯梦龙改编 列《国志传)而成的一篇 循历史,又艺术地装饰历史,把真实的历史与艺术虚构
长篇通俗历史小说,它的成就不只是纠正了原作的史 有机地融为一体。熊大木编纂历史小说具有丰富地经
料错误,也不只是篇幅加长了许多。它的杰出之处是 验。他在(新刊大宋演义中兴英烈传序》中提出了与蒋
继(三国演义)之后又一部历史演义类的经典之作。在 大器相似的理论主张:
创作上,始终以(三国演义)为鉴,既能佐以历史,又能 或谓小说不可紊之以正史,余深服其论。
在历史的框架内任意虚构,驰骋想象,在艺术上取得了 然而稗官野史实记正史之未备,若使的以率
使原作无可比拟的成就。 迹显然不泯者得录,则是书竟难以成野史之
余意矣。……质是而论之,则史书小说有不
一、写实与虚构
同者,无足怪矣!
明代中叶,从成化到隆庆一百年间,历史演义小说 小说是 “野史之余意”,就是说,历史只是一个外
盛行,相关的小说理论也开始发展起来。蒋大器、熊大 壳,其内核是与历史事实相违的虚构,赋予历史小说更
木、汪道昆、张尚德等小说理论家相继出现。对历史小 多的创作空间和自由。而与此相反,张尚德在(三国志
说的创作提出了具有创见性的理论主张,同时,由于对 通俗演义引)中,提出演义小说必须 “羽翼信史而不违”
历史小说的看法不一样,提出的观点也不相同。归纳 的命题。成化年间的林翰也提出历史小说不是稗官野
起来,争论的焦点是:历史小说可不可以虚构?怎样虚 史,而是 “正史之补”的观点,目的是使演义小说也跟历
构?蒋大器在 三《国志通俗演义序》中提出“留心损益” 史一样,让 “愚夫愚妇一览可概见耳”。这些观点只片
的理论主张,就是说,历史演义小说创作与其它的小说 面强调历史小说的真实性,而忽视了小说的虚构。这
创作不一样,其它的小说可以随心所欲驱使笔下的人 些对历史小说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冯梦龙用 自己的
物.可以畅言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而历史小说不可能 创作实践表明了对历史小说的态度。
完全超越或摆脱历史事件和人物而任意挥洒,必须遵 冯梦龙改写 列《国志传》的动机,很大程度上是因
收稿8期:2000-05-10
作者简介:聂付生(1962-),男,湖南邵阳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在读博士生。
95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第 1期 上海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文学论文:《拍案惊奇》中的同形动量词 ,李存周,四川教育学院学报.pdf
- 文学论文:《三国志演义》与《东周列国志》比较论 ,曾良,内江师范学院学报.pdf
- 文学论文:《三刻拍案惊奇》语词札记 ,谢之,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论文:《三刻拍案惊奇》韵文的用韵 ,谢荣娥,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论文:《三言》《二拍》商人形象之比较 ,王培红,许昌师专学报.pdf
- 文学论文:《三言》《二拍》中商人形象的嬗变及其原因 ,张蓉、王锋,船山学刊.pdf
- 文学论文:《三言》的家庭教育观及其现代启示 ,张荣、江正云、何吉,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论文:《三言》和《十日谈》中爱情婚姻故事的比较 ,黄永林,外国文学研究.pdf
- 文学论文:《三言》女性形象魅力管窥 ,余启明,文教资料.pdf
- 文学论文:《三言》释道观的文化阐释 ,徐永斌,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论文:论《型世言》对话本体制的突破 ,王言锋,沈阳教育学院学报.pdf
- 文学论文:论《喻世明言》情节特色之优劣 ,李志雄、赵家文,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论文:论冯梦龙的出版思想 ,王朝客,江西财经大学学报.pdf
- 文学论文:论冯梦龙三言中的爱情故事 ,张晓凯、张春山,运城学院学报.pdf
- 文学论文:论李渔《十二楼》的文人化特征 ,伏漫戈,唐都学刊.pdf
- 文学论文:论明清俗曲兴盛发展之原由 ,徐元勇,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pdf
- 文学论文:论拟话本平庸品格的成型--从二拍看文人叙事方式对拟话本的影响 ,王昕,文艺研究.pdf
- 文学论文:论三言二拍的情爱观 ,吕特,江淮论坛.pdf
- 文学论文:论三言二拍角色设计的士商互渗特征 ,李桂奎,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论文:论三言二拍嬗变过程中所体现的文人化创作倾向 ,程国赋,社会科学研究.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