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t0.丑1f,9}一2004.2.
论三三言二二拍擅变过程 中
所体现的文人化创作倾向
程国赋
〔摘要〕 三言二拍在明末以后的戏曲、小说作品中被大量改编,据笔者统计,共有
86篇拟话本被改编,出现125篇嫂变之作,主要是集中在明末清初的戏曲作品。与原作
相比,嫂变作品存在明显的文人化创作倾向,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文本创作重心和表现
对象的文人化;关注文人话题;注重社会教化功用。这一创作倾向的出现是与实学思潮的
熏染、文人主体意识的觉醒以及社会现实影响等分不开的。
关〔键词〕 三言二拍;嫂变作品;文人化
(中图分类号)1207.4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一4769(2004)02一0149一06
所谓文人化,主要是指由文人执笔创作、以文人作 现,“宋、元时有小说家一种,多采间巷新事,为宫闹
为主要表现对象、反映文人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自 承应谈资。语多侄近,意存劝讽。虽非博雅之派,要亦
觉或不自觉地体现一定的社会教化目的。文人化不能等 小道可观。……独龙子犹氏所辑 《喻世》等诸言,颇
同于案头化的概念,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 存雅道,时著良规,一破今时陋习;而宋、元旧种,亦
在于:二者都强调与民间创作存在距离,强调文人的参 被搜括殆尽。”’〔〕冯梦龙在宋元话本的基础上创作 “三
与以及创作主体的文学素养与社会地位。不同在于:案 言”,凌檬初 “取古今来杂碎事可新听睹、佐谈谐者,
头化概念更多地是从表现形式和创作体制而言的,突出 演而畅之,得若干卷。(2)融人更多个人独创的成分。
文本的独立性和重要性,与说唱艺术存在区别;文人化 明末清初,文学创作领域中文人化倾向尤为突出,在这
则更多地是从创作主体和审美特性角度而言的。 一时期的文坛上,才子佳人小说引人注目,这类小说以
就明清时期而言,小说、戏曲创作领域的文人化倾 才子、佳人作为表现对象,重视才学、科举,在一定程
向并非从明末清初开始,早在明初以及明朝中期的小 度上宣扬封建道德教化,可以说,才子佳人小说也体现
说、戏曲创作中,这种文人化倾向已经出现①。明末至 了文人化的创作倾向。
清中叶以 “三言二拍”为代表的拟话本的出现,既标 据笔者初步统计,三言二拍中,共有86篇小说在
志着话本小说从民间创作走向文人案头,同时,它也是 后世被改编,占三言二拍小说总数198篇的43%,②改
明清时期小说、戏曲创作领域文人化创作倾向的具体体 编作品共有125篇,③其中杂剧32篇,传奇76篇,二
①郭英德 《明清传奇史》第一编 从《戏文到传奇》第二章 《审美体制的确立》指出,在明前中期传奇创作中,
存在着审美趣味的文人化趋势,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②(二刻拍案惊奇》的卷二三与 《拍案惊奇》卷二三重复,第四十卷为 《宋公明闹元宵》杂剧,所以,二拍实
有小说78篇,加上三言120篇,共198篇。
③参照拙著 《三言二拍传播研究》第三章 《改编现象研究》第一节 《三言二拍改编作品考述》,广东省 “十
五”社科规划项目成果 (编号:02G52),未刊稿。
作〔者简介〕程国赋,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广州 5106320
·149 ·
者合计共108篇,占改编作品总数的86.4%,主要集 阁》— 清代郑瑜 滕王阁》杂剧,等等,多以历史
中在明末清初。与宋、元话本相比,三言二拍呈现出文 上的著名文人王勃、李白、杜甫、孟浩然、苏询、苏
人化的创作倾向,由文人对宋元话本进行加工成篇,其 轼、苏辙、秦观、柳永、唐寅、祝允明、文征明等作为
中部分作品提及科举考试,反映文人的理想与生活,也 文本的创作重心和表现对象,描写他们的喜怒哀乐,表
在一定程度上宣扬社会教化,不过,三言二拍的文人化 现他们的风流逸事,反映他们的独特心态与审美情趣。
倾向并不彻底,我们将三言二拍与其相关的改编作品进 除了描写著名文人的作品以外,原作中名气较小、身份
行比较,就可以清晰地看出这一点。通过阅读大量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文学论文:《三言》的家庭教育观及其现代启示 ,张荣、江正云、何吉,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论文:《三言》和《十日谈》中爱情婚姻故事的比较 ,黄永林,外国文学研究.pdf
- 文学论文:《三言》女性形象魅力管窥 ,余启明,文教资料.pdf
- 文学论文:《三言》释道观的文化阐释 ,徐永斌,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论文:《三言》为商人身份正名 ,孙丹虹,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论文:《三言》中的进步女性意识 ,张荣,船山学刊.pdf
- 文学论文:《三言》中的商品经济意识 ,张荣,湖湘论坛.pdf
- 文学论文:《三言》中能性述补结构的复杂形式 ,邓雅娜,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论文:《三言》中商人形象的历史认识价值 ,张志杰,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论文:《山歌》吴语词汇试释 ,吴林娟,安康师专学报.pdf
- 文学论文:论三言二拍嬗变作品所体现的时事化创作倾向 ,程国赋,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论文:论三言在叙事方式上的成就 ,王明煊,云南社会科学.pdf
- 文学论文:论三言中的夫妇离合话题及其角色意识 ,李桂奎,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论文:论三言中的诗词 ,任晓燕,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论文:论商品经济发展对文学中商人形象的影响——读《三言》、《二拍》 ,王菊芹,河南社会科学.pdf
- 文学论文:明代文人对民歌的认识——以冯梦龙为中心 ,傅承洲,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论文:懦弱无能梁山伯作茧自缚祝英台--梁祝故事和戏曲中梁祝形象的分析 ,索绍武,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论文:前代历史人物故事在三言二拍中的衍变 ,韩希明、施常州,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论文:浅谈《两拍》中的正文训诂 ,杜文华、安志伟,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pdf
- 文学论文:浅析《三言》中的婚恋题材作品 ,阮桯,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