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土楼的存在及其言说——一种基于现象学的语义解读.pdfVIP

永定土楼的存在及其言说——一种基于现象学的语义解读.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l卷第12期 武汉科技学 院学报 V01.21NOl2 OFSCIENCEANDENGINEERINGDec.2008 2008年12月 JCIURNALOFWUHANUNIVERSITY 永定土楼的存在及其言说 ——一种基于现象学的语义解读 刘小薇 武汉科技学院服装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摘要:土楼作为一种独特的地域性建筑,深深扎根于中国的乡村社会。作为乡土建筑,土楼不论 是在单体建筑之内的雕梁画栋、炊烟生息,还是土楼群形成的恢弘气势都蕴涵着土楼当年的主人 在他那个时代对家园的语义解读。为了在艰苦的环境中生存,客家人建造了防火防震,安全防卫 性很强的土楼,并在楼中聚族而居。他们和睦相处的入际关系,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耕读为本、 忠孝仁义的真切体现。 关键词:永定土楼 存在场所 建筑现象学 语义解读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建筑现象学的理论和哲学基础是胡塞尔于 1. 引言 20世纪初创立的现象学和海德格尔20世纪20年 客家土楼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 代运用现象学方法所创立的新本体论对存在的研 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 究。现象学的创始人,德国哲学家胡塞尔 Edmund 称为我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 Husser| ,他的口号是“面向事情本身”。现象学凭 式,历来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 借本质直观从现象中直接发现本质,通过本质直 大特色之一。乡土建筑朴实、率真是乡土生活中 观和想象来展现人们面前的纯粹的生活世界。因 的重要舞台,是乡土文化中非常有价值的部分。 为“对象所指的是比在任何被给予方式中显现之 乡土建筑记录着乡土文化的文明进程,是人类的 物‘更多’的东西”f“。海德格尔将现象学发展 情感脉络。人类从原古时代的茅茨土阶,木骨泥墙 为存在论现象学,他的哲学可以用存在一词贯穿, 的时代出发,一路上不断的承袭和发扬,创造了 而他又将现象学这一哲学思想用在存在自身这…- 一·部又一部的辉煌的建筑巨著。本文从建筑现象 更为深刻的问题上,在海德格尔那里存在即居住。 学的角度对土楼建筑进行解析,诠释土楼的神韵, “我是和你是的方式,即我们人据以在大地上存 挖掘出土楼人家过去以及现在在此的“场所精神” 在的方式,乃是buan,即居住。”【3】是海德格尔对的 并将其呈现。 存在与居住的微妙关系的精确描述。在关于存在 及其意义的研究中,他首先提出“建造属于栖居” 现象学语境中的建筑与居住 的概念,并将其作为人们建造活动的终极目的。 他指出人不是为建造而安居,是为了安居才建造。 “建筑创作追求的是塑造有意义的空间,创 他认为人与空间的关系是人在是人在与物打交道 造出环境意义,其目的是创造人的归宿感和认同 也即定居中产生,而安居的过程也是对天、地、 感。”川纵然不是所有的建筑物都是居所,但这些 人、神四位一体的保护。被抛掷到现实世界中的 不是居所的建筑物也依然归属于我们的栖居领域 人以建筑作为生存于世的凭藉,并在建筑设置的 之中。研究建筑现象学帮助通向栖居,帮助人们 某一场所中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天地任神四元 将居住转变为安居。 和谐的诗意居住就是人们在世界中进行建筑活动 2.1现象学与建筑现象学 的根本目的。因此世界、居住、存在场所和归属 作者简介:刘小薇 1984一 女,硕士研究生,研究力向:附方美学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第12期 刘小薇:永定土楼的存在及其言说 119 感等概念构成了建筑现象学的中心议题和主要内 质直观,获得它能为人所借鉴的典型本质之所, 容。 据此创建的人造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和谐 在运用现象学的方法研究建筑的领域中,挪 共生。世界在去蔽的过程中得到敞开和显现。 威建筑理论家舒尔茨认为“场所精神”是建筑现 永定地区林荫浓郁位于中国福建的西部地区, 象学的核心内容更是对建筑本意的回归,场所在 属于多雨水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当地的土壤呈酸 海德格尔那里是指居住过程中“天、地、人、神” 性,垂直节理土质黏重,使得土楼的建成成为可 四元合一,也是以人的感觉为出发点研究的空间。 能。一客家土楼的主要建筑材料是黄土和杉土,在 建筑现象学就是运用现象学的基本考察方法,即 当地这 种材料取之不尽。特别是黄土,它取自 直接面对事物本身,将意识与其所指向的事物作 山坡,+“。因而不存在破坏耕地问题。当地~座座土 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从对诸现象完整、准确地描 楼因外墙跨夫池色彩一样就像兀自从地下生出来 述中,发现那些更为一般和具有普遍意义的现象 的一般≯凰:的辨形鸯天穹呼应,本色的黄土墙与 ——本质。具体方法就是在具体的环境中,即由特 大地密接,+在祟吐f峻岭之阕无丝毫的唐突之感地 定的地点、人

文档评论(0)

gacz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