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学术嬗变中的教育创新.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第 38卷第4期 浙 江 大 学 学 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Vo1.38。No.4 2008年 7月 JournalofZhejiangUniversity(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 July2008 DOI:10.3785/j.issn.1008—942X.2008.04.O01 试论学术嬗变中的教育创新 金 忠 明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系,上海 200062) [摘 要] “学”、“术 ”源于经验和模仿 ,与 “必然之例”、“可成之功”相应 的 “学者 ”(“文人 ”)、“商人” (“工匠”),预示着 “体用”在 中国社会阶层 中的 “两分 ”。呼应西方 “学术”统一一分离一再统一 的历史轨 迹,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趋向呈现为 “学术分校”、“文理通科”的特征。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逻辑起点和 评判依据主要侧重于实用功能。西方文化创新和科学发展的社会细胞是 “沙龙”及 “咖啡馆 ”,并演化为近 代学术 团体与期刊等创新平 台。整合教育创新 的文化资源 ,强化学术发展 的心理动 因,培育 “无形学院” 的物质土壤和精神氛围,使学术的三重功能内化为人的生命需要 ,这是新时代学校教育的使命 。 [关键词]学术 ;嬗变 ;教育创新 On theEducationalInnovation in theEvolutionofXlleandShu JinZhongming (DepartmentofEducation,EastChinaNormalUniversity,Shanghai200062,China) Abstract:Given that.;cue (study) andShu (skil1) originated from experienceand imitation,in ancientChina scholarsaimed to find out1ogica1cases,whilebusinessmen tomakecommercia1 successes.Thatpredictedthatscholarship(knowledge/theory)wouldbeseparatedfrom practice (application/empiricism)inChina’Ssocialstrata.Furthermore,thishistoricalphenomenonin ChinafoundexpressioninthecourseofW esternhistory.Inotherwords,scholarshipandpractice in China would evolve from integration through separation to re—integration. The modern tendencyofChina’Shighereducation ischaracterizedbytheseparation ofacademicschoolfrom technologicalschooland the integration ofarts and science. The logicalorigin (academic cognition)andbasisforjudgment(academicvalue)intraditionalChineseeducationfocusedon practicalfunction. The socialintermedium in W estern countries for culturalinnovation and scientificdevelopmentwasknownassalonsandcafe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