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峡地区特色渔业的文化思考.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峡地区特色渔业发展论坛论文集 关于三峡地区特色渔业的文化思考 罗文进,吴青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重庆荣昌402460) 摘要:本文在发掘中国“渔文化”的三大基本元素,即:民俗元素、人类学元素与精神元素 的基础上,探讨了影响三峡地区渔文化形成的主要因素与三峡渔文化的精髓之所在,并进一 步论述了三峡渔文化在餐饮、民俗、美术等方面的表现形式。 关键诃:三峡地区;特色渔业;文化思考 如果说源远流长的长江文化和黄河文化形成了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那么三峡文化就为 长江文化奠定了一块厚重的基石。在一个经济与文化普遍联姻的时代,在商海火潮涌动着文 化热浪的今天,尤其是在刚刚开始构架“三峡地区特色渔业”大发展格局的当下,我们思考 如何用文化助推,乃至引领产业发展,如何将产业发展得更有“文化品位”及“文化内涵”, 让我们的消费者在享受水产品带来的美昧的同时,也在品味“高雅”,得到无尽的精神愉悦。 因此,开展“三峡渔文化”的研究,无疑具有非常深远而且现实的意义。 三峡地区有着悠久的渔业史,勤劳、勇敢、智慧的三峡人民。在长期的渔业劳作及生活 中所形成的渔文化,伴随着灿烂的三峡文化一起演进,成为三峡文化宝库中的一个精灵,极 大地彰显了中国渔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中国“渔文化”的基本元素 也许正是因为人类起源于海洋,起源于那些古老的水生动物的缘故,自远古狩猎、采集 时代开始,鱼一直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与生产活动、衣食起居,与宗教活动、民俗民风等 相互交融。归纳起来,我们认为中华民族这种“渔文化”的形成,实际上主要是从民俗层面、 人类学层面及精神层面赋予鱼的文化内涵,这三个层面就好像五彩世界的“三原色”一样, 共同演绎了多彩多姿的中国“渔文化”现象及历史。 (一)民俗元素——民间盛行鱼的祈福习俗 每年除夕,家家户户的餐桌上必然有鱼,但那一餐,沿袭千年的习惯是不吃完或不吃, 人们只为图个“年年有余”,这是采用了“余”与“鱼”的谐音。这种风俗,民间称之为“讨 口彩”。不仅在我国,就是在中国文化波及的国家和地区,“讨口彩”习俗也非常盛行。 鲤鱼一直是吉祥物和吉祥语、吉祥图案的内容,鲤鱼很早就被赋予了更加特殊、更加丰富的 文化色彩。我国民间习俗常把鲤鱼视为“财神”,这在群众喜闻乐见的年画里多有体现,民间 艺术家们用象征手法描绘的《年年有余》年画,也多是绘出大鲤鱼的形象。 此外,因“鲤”与“利”谐音,“鱼”与“余”谐音, “渔翁得利”、“富贵有余”、“吉 庆有余”等吉祥图案中的纹图亦都是鲤鱼。在中国人民银行1997年发行的贵金属纪念币中, 2l 三峡地区特色渔业发展论坛论文集 就有三枚“吉庆有余”的纪念币,其图案都是娃娃抱大鲤鱼的“吉庆有余”的传统图案。另 外,民间有“鲤鱼跃龙门”的传说,“鱼跃龙门”为仕途得意、飞黄腾达的祝吉语。 近年来的许多地方,公司、酒楼开张,乔迁之喜等都习惯恭敬、郑重地摆上一缸锦鲤。每群 锦鲤里,必然有一至数尾全身乌黑、肚皮金黄被称为“铁包金”的,锦鲤有‘:进利”之意, “铁包金”自然是肚里有黄金,自然意味着发财。 值得一提的是,鱼与彩灯的结合:节日张灯结彩是我国百姓喜闻乐见的习俗,中国鱼文 化表达丰稔喜庆的功能,在物质、精神及社群文化的长期实践中,潜化为民族的某种意识、 旨趣和风格,并依附于彩灯中,出现在各种节庆场合。比如每年元宵等传统佳节都要上灯的 江南各地及浙江青田的鱼灯节、广东顺德的鱼灯会、福建夏茂的鱼灯展、安徽歙县的“嬉鱼 灯”、江西鄱阳湖的渔民游灯会,都是流传了几百上千年的民俗,充满喜庆、欢腾、吉祥之意。 (二)人类学元素——鱼被作为图腾崇拜和身份象征 人类基于对生命的好奇,以及对生存与发展的渴望,使得鱼成了早期中国先民的图腾崇 拜:早期先民是临水而居,鱼是他们的食物和生活的保障,没有鱼就意味着死亡。因此这种 感觉决定了他们对鱼的崇拜,把它作为生存的象征,这是鱼崇拜的一个原因。另一个主要原 因是鱼的形状与女性生殖器相似,而且鱼多仔、繁殖能力强,在母系社会,人们的寿命普遍 偏短,而大量繁衍是人类得以延续的重要方式,鱼意味着多子多孙、人丁兴旺。 后来人们创造了新的崇拜对象——龙,但龙有鱼

文档评论(0)

wuhuaiyu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