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基础第八章.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传播及转归的过程,称为流行过程。流行过程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 (一)传染源 1.病人 2.隐性感染者 3.病原携带者 4.受感染的动物 (二)传播途径 1.经消化道传播 2.经呼吸道传播 3.经接触传播 4.经虫媒传播 5.经血液、体液传播 6.经土壤传播 7.母婴传播 (三)人群易感性 是指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病原体的易感程度或免疫水平。 四、传染病的预防 (一)预防措施 传染病未发生流行前采取的措施称预防性措施。 1.加强社区预防传染病的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 2.改善社区环境卫生条件 3.开展预防接种 (二)防疫措施 传染病发生流行后采取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措施称防疫措施。 1.管理传染源 (1)病人:必须做到“五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病原携带者、隐性感染者:通过定期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对特殊人群(医疗卫生机构、托幼机构、饮食行业)中的某些传染病病原携带者、隐性感染者要给予调离、治疗等。 (3)接触者 (4)受感染动物:对无经济价值的动物应给予捕杀、焚烧、深埋,严禁食用。 2.切断传播途径 依据各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采取不的隔离措施。 3.保护易感人群 (1)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力 (2)提高特异性免疫力如预防接种 (3)药物预防 五、传染病的管理 1.建立预诊制度 2.疫情报告 3.隔离制度 4.消毒制度 5.观察病情 6.健康教育 第二节 肺结核病人的社区护理与管理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少数可急起发病。有低热、乏力、食欲不振、消瘦、盗汗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咳痰、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 一、病原学 结核杆菌又称抗酸杆菌,为需氧菌,其生长缓慢,对外界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强,烈日下曝晒2小时,紫外线照射10~20分钟,70%乙醇接触2分钟,100℃煮沸1分钟可将其杀死。 二、流行病学 全球肺结核病疫情呈明显上升趋势,绝大多数的感染者和肺结核病例出现在发展中国家。近年来,我国肺结核病的流行表现、高感染率、高患病率、高病死率、高耐药率的特点。 (一)传染源 主要是痰中带菌的肺结核病人,尤其是痰涂片阳性、未经治疗者。 (二)传播途径 1.呼吸道传播 是主要传播途径,可有飞沫感染、尘埃感染两种方式。 2.消化道传播 是次要途径,如饮用消毒不彻底的感染牛型结核菌的牛奶,通过食用带菌食物或与病人共餐而引起肠道感染。 3.其他途径,如通过皮肤、泌尿生殖系统、局部血行播散等。 (三)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 (四)流行特征 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15岁~35岁是结核病的高发年龄。 三、临床表现 全身症状表现为午后低热、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盗汗等,女性病人可出现月经失调或闭经,呼吸系统一般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表现。 1.原发型肺结核(Ⅰ型) 机体初次感染结核杆菌而发生的肺结核称原发性肺结核,多见于儿童。 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型) 又称粟粒性肺结核,细菌从肺原发病灶进入肺动脉,播散到血管分布区域,造成局部血行播散。 3.浸润型肺结核(Ⅲ型) 是肺结核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多见于成年人。病灶部位多在锁骨上下,X线显示为片状、絮状阴影,边缘模糊。 4.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Ⅳ型) 是肺结核的晚期类型,病程迁延,症状起伏。痰中常有结核菌,为结核病的重要传染源。 5.结核性胸膜炎(Ⅴ型) 结核杆菌侵入胸膜腔引起渗出性胸膜炎。可有全身中毒症状,局部症状可有胸痛、干咳,大量胸腔积液时可有气急、胸闷、端坐呼吸及紫绀。 四、治疗原则 (一)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 1.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治疗是化疗的原则 2.常用化疗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胺等杀菌药;对氨水杨酸、乙胺丁醇、卡那霉素、氨硫脲等为抑菌药。 3.其他:如中毒症状较重,加用糖皮质激素以减轻炎症和变态反应,促进渗出液吸收,减少纤维组织形成及胸膜粘连。 四、治疗原则 (二)咯血 中量或大咯血严格卧床,应用止血药物如垂体后叶素,严防窒息的发生。 (三)胸腔穿刺抽液 每次抽液量不超过1L,抽液过多,可引起纵隔复位太快,导致循环障碍,引发肺水肿。 五、护理与管理措施 1.一般护理 2.饮食护理 3.发热护理 4.咯血护理 5.病情观察 6.用药护理 7.隔离消毒 8.健康指导 六、预防 1.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1)开展健康教育 (2)接种卡介苗 (3)定期做胸部X线检查和痰检 第三节 病毒性肝炎病人的社区护理与管理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按病原学分甲、乙、丙、丁、戊五型肝炎。各型病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