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宜厚教授治疗周围血管病经验.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期南·长沙 2013年to胄2I蜀~26B冒圈 主生生匿垫生金鏖迭瘟佥金箜土逸堂盔褒速太金璧塑直盔生耍匡箜佥廛迭丝痘整△逸堂盎銮速太金 2、徐宜厚教授治疗周围血管病经验 徐宜犀1曾宪玉2 1.武汉市中医医院2.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 [摘要]介绍徐宜厚教授治疗周围血管病经验。认为周围血管病多属“本虚标实”,本虚主要考虑阳虚、气虚、 阴虚:标实多从寒、湿、热、瘀、风论治;辨这类疾病病位在“络”,在整体辨证的基础上从络论治,用药常 藤虫并行;并根据不同病期,急性期配合西黄丸化瘀镇痛,后期选用小金丸或全鹿丸化痰祛瘀、温补脾肾以善 其毛。 【关键词】徐宜厚、周围血管病、芩虚标实、从络论治 周围血管病包括一大组疾病:结节性虹管炎、过敏性紫癜、 血,温经通络,方选人参养荣汤加减:党参、赤白芍、茯苓、 雷诺氏症、血管闭塞性脉管炎、节段透明性血管炎、结节性动 黄芪、熟地、当归、陈皮、远志、桂心、丹参、地龙等。对红 脉炎。病程常迁延反复,治疗棘手,徐师在临证中重视整体辨 斑肢痛症、过敏性紫癜等疾病,多因患者素赋阴虚,或内有蕴 证,并注重从络论治.应用藤类药和动物类药物治疗该类疾病 热,或感风寒湿邪,郁久化热,灼伤阴津,致使肌腠经络受阻, 颇有心得,总结如下。 治宜滋阴清热、化瘀通络,方用滋阴地黄汤加减:生地黄、白 1、 。本虚标实”为其病因病机 芍、山药、炒丹皮、茯苓、黄桕、玄参、生石膏、路路通、忍 徐师强调探讨这类疾病发病的本质,注重整体辨证在临床 冬藤、延胡索、青皮等。 中指导意义,认为本类疾病多由本虚标实所致,正虚为本,血 2、重病位,从“络”论治 瘀为标,正虚主要考虑阳虚、气虚、阴虚,血瘀多因寒、湿、 周围盘管病均具有疼痛、綮癜、坏死等表现.组织病理表 痰、热、风而致,而瘀贯穿于疾病的全部病程中。正气不足概 现为血管炎及血管周围炎症、脂膜炎等。徐师认为从病位上辨 括为阴阳气血不足,肾阳虚者选用右归丸、理中汤等,气虚者 析.当属病位在“络”,需在整体辨证施治的基础上,从“络” 选用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血虚者选四物汤、人参养荣汤 论治周围血管病。《医述》日:“人身有经,有络,有孙络、气 等。治疗时驱邪不忘扶正,温阳不忘育阴、化痰不忘祛湿、通 血由脾胃而渗入孙络,有孙络二入各经大络,而入十二经,譬 络不忘散结。祛邪根据不同的病因选用相应的药物.祛湿邪当 如沟涧之水流入溪,溪之水流入江河也。”此类疾病疼痛、紫 分轻重,轻者宜利宜渗,重者宜化宜澡,使邪有出路,从下窍 癜、坏死皆属邪瘀阻于孙络,进而导致经脉气血不畅,不通则 而出,选用健脾运湿、甘淡渗湿、清热燥湿类药物如白术、扁 痛;肌腠失养,营卫不和,故出现坏死、紫癜。徐师认为藤类 豆、苍术、茯苓、泽泻、赤小豆、蚕砂、猪苓、萆薜等。寒邪 药具有“能循经络,无微不到”的特殊功效…,喜选用忍冬藤、 多属泪虚阴盛,寒从内生,治宜温阳散寒。选用附子、肉桂、 海风藤、海楠藤、清风藤、雷公藤、鸡血藤、红藤等药物,达 干姜、吴茱萸等。久病者,痰多与湿结聚,在祛湿治疗的同时 通络行瘀之功。同时在组方中还遵循《韩氏医通》所提出的“药 加用化痰药物,选用浙贝母、姜半夏、生牡蛎等。风邪致病, 有成性,以材相制,味相洽而后达”的原则。强调在选用藤类 多伴瘙痒或皮疹泛发,治宜祛风散寒,选用蝉蜕、浮萍、威灵 药应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审证,多数疾病的病位在血 仙、乌梢蛇等。 脉、肌腠、关节:二是求因,常见的致病因素有风、热、湿、 根据不同疾病的临床特点,在临床辨证旌治中有所侧重。 寒和气血失调:三是配伍,藤类药味甘、酸、苦,性偏温居多, 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和雷诺症等疾病以四肢不温、肌腠不荣或 处方的配伍酌配养阴润

文档评论(0)

wuhuaiyu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