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届全国矿田构造与地质找矿理论方法研讨会会议论文集
包裹体的类型:本矿床流体包裹体类型比较复杂,主要有气液2相包裹体、部分为3相含LC02
包裹体,少数见1相包裹体,另外偶见个别含子晶的多相包裹体。
包裹体类型的空间分布:①含C02包裹体广泛发育是含金建造的主要特征:②黄铁绢英岩、糜
棱岩中包裹体细小,且分布不均匀;@由主断裂带向外,流体包裹体类型变化趋势是气液2相包裹
体一气液2相+3相含c02包裹体-+2相气液+部分l相盐水溶液包裹体。
4流体成分及其空间变化
流体组分特征:根据测试结果对包裹体成分进行了物理化学参数计算,显示本区流体具有以下
主要特点:①溶液以水为主,大约占总量的65-75%;②溶液中阳离子主要是K+、Na+,阴离子主
要有Cl一、F一;③气相成分以H20和C02为主,包裹体属富c02型;④随着远离主构造带。有机质
成分含量增高;@包裹体还原参数变化范围为0.Ol~O.78,反映矿床成矿环境属弱还原环境。
流体组份演化规律:①从II到Ⅳ成矿阶段,c02、CO含量有所增加,H20略有降低;②流体蚀
变以№+为主导,逐渐演化为K+、套h十、ca2+离子同时起作用,成矿流体由№趣泖-)向№勘一
型演化;③蚀变岩型金矿体成矿溶液较石英脉型明显富C、F一.
空间分布特征:本区围岩蚀变是一个碱质交代的过程,Na+/K+比值由围岩_+蚀变围岩.÷蚀变岩
_+矿体渐次减小;再从F一,Cl_(摩尔)比值来看,由围岩叶蚀变岩—胡‘体渐次升高,M朋啪等1979
年由实验证明氯气液流体与金的溶解度呈正相关,由此可见金矿矿液中大量氯的存在是金运移、活
化的主要因素:c02含量的高低及其与H20的比值与金矿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花岗岩-+绢英岩化
花岗岩一黄铁绢英岩(矿体),包裹体中的COgl-120(摩尔)比值总体有由高到低的变化趋势,这一点
与矿化强度及金富集程度的变化规律相一致,表明当地壳深部富含C02的流体向浅部运移时,随着
温度、压力的降低,流体中的C02不断减压逸出,因而在构造薄弱地带常出现C02及C02]I-120的低
值区。
流体组分沿倾向变化特征:从流体成分倾向变化趋势图来看,Na+/K+在挤压成矿部位总体偏低,
而在引张部位则偏高,进一步分析它们的活度发现,K+值的变化明显控制着矿化的有效碱度差别,
由于C的摩尔活度对于温度和压力具有较强的灵敏性,因此虽然Na+、K+的变化趋势总体一致,但
是有效碱质的差别主要在于K+的变化幅度,从而控制着金的活化-迁移及富集过程;从Cl_、F一的
分布来看,由于Cr的构造稳定性小于F一,因此Cl_含量在张裂区比在扭压区带要高得多,而F一则
相反。本区金矿在中低温时其矿液中大量Cl-存在是金运移、活化的重要因素。这就造成了位于主
断裂带附近的F一,Cr值大于远离主构造带石英脉中成矿流体的F一,Cl一值。
5成矿流体温度特征
阜山金矿流体包裹体温度测试表明,主要成矿阶段温度介于220~275℃之间,其次是150,-.,
后石英碳酸盐化作用有关;②蚀变岩总体显示出强矿化蚀变带、矿带中温度较高,而弱蚀变带中岩
石温度较低,表明成矿与深部热液活动有关;@沿蚀变带走向,矿区北东方向温度总体较南西方向
高,代表成矿流体的流向是自北东向南西。
6成矿流体的压力特征
258
第三届全国矿田构造与地质找矿理论方法研讨会会议论文集
体为主,压力为500.--.,900x10SPa:晚期盐水溶液包体的压力为200~400x105Pa。
由成矿流体压力空间分布图可以看出,成矿早期压力总体比较稳定,梯度变化小,无明显异常
区。而成矿期压力突然发生明显变化,变化梯度非常大,且对应于矿化部位,同时为低值区。本区
压力值总体呈北东向展布,成矿压力的中心有一个迁移的过程,总体由南西向北东方向迁移。
从成矿压力的差值来看,早期的差值比较大,最大可达600x105Pa,且压力中心比较集中,与
早期流体的大规模运移及蚀变有关。成矿中晚期,压力差值较小,压力强烈变化的梯度带分布比较
局限。因此,在低压力差影响下,流体以渗流作用为主,产生蚀变岩型矿化。
从压力分布与蚀变矿化的关系来看,蚀变带受成矿早期压力的控制,而矿化则受控于成矿中晚
期压力场的梯度变化。由于岩石破碎及应力释放,断裂带处流体的压力值低于蚀变岩和花岗岩。
7结论
l、成矿流体组分特征结果显示,矿化区带一般地具有较低的Na+/K+值和F一/(31一值。这一点与
前苏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泰山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学历案.pdf VIP
- 2025年通信公司基站铁塔建设项目技术指导手册 基站类铁塔类项目技术规范标准化.pdf VIP
- FastReport46程序员手册.doc VIP
- 凯度-2019年社交媒体趋势英文-2019 1.pdf VIP
- 班组早会培训课件.pptx VIP
- 班组早会培训课件.pptx VIP
- 幼儿教师口语 第2版 课件 19项目六任务2态势语训练.ppt
- 《空乘旅游英语视听说》课件——Check-in and Security Check.pdf VIP
- (高清版)ZT 0227-2010 地质岩心钻探规程.pdf VIP
- 医师培训考核合格证明_sample.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