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汇编
7.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98
8.张力为.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12
9.戴海奇等.心理教育测量[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86
10.I乙麦克吉等.体育实用测量学[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9
11.李方.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广州:广东高教出版社,2000.77
’12.胡中锋等.教育测量与评价[M].广州:广东高教出版社,2002.47
13.吴明隆.SPSS统计应用实务.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87
14.林杰斌等.SPSSll.0与统计模型构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15
15.王汉澜.教育测量学(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28
16.柯惠新.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法(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357
17.(美)艾尔.巴比.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406
18.隗金水.对测量理论若干问题探讨(J).浙江体育科学,2000(3):51
,、6 I学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增长与教育法规政策调整
刘 成(广州大学体育学院) 李秀华(中山大学教育学院)
社会发展实践表明,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Et益扩大的教育规模与教育质量的矛盾,纷繁复杂的教育对象与传统的
教育模式及现行的教育政策法规的冲突等问题,正在引起教育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本文试图
从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变化特点及发展趋势出发,来探讨体育教育及其相关的教育政策与法规问
题,为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协调学校教育以及促进相关教育政策与法规的修订与完善提供
参考。
1学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增长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人民群众生活整体水平日益提高,我们
不能不为广大青少年儿童的体质健康状况担忧,这正在成为体育教育及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国
示:与2002年相比,反映爆发力、力量等素质的体能指标继续呈下降趋势,如19—22岁女生立定跳
远平均下降5.5厘米;反映肺功能的肺活量继续呈现下降趋势,如7~12岁男女学生的平均肺活量与
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7—12岁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32.5%,初中生的视力不良检出
率为59.4%,高中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为77.3%,大学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为80.O%。研究资料表
明,自1985年以来,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连续10余年呈下降趋势,青少年学生体质的“硬件”
水平即体能素质下降、心肺功能下降、近视率居高不下,肥胖青少年儿童大幅增加。以上数据表明,
要想彻底改变当前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的事实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
1.1体质弱势群体的概念
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研究中的弱势群体主要是指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低下状态而难
以像正常人那样去化解社会问题的压力。导致其陷入困境、处于不利社会地位的人群或阶层。
本文所指的体质弱势群体与之不同。根据当前学生体质发育及基本运动能力发展特点,为了便于
·28·
广东省第七届大学生运动会一
开展研究和教学活动,将其分为体质正常型和体质异常型:体质正常型是指能够较好完成现行课程标
准所规定的教学任务并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学生;体质异常型是指不能够较好完成现行课程标准所规
定的教学任务并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学生。后者通常是指体型过度肥胖或瘦弱以及病、残障的人群,
本文将其定义为“体质弱势群体”。
本文所指体质弱势群体的界定包含一个充分条件和两个基本标准:充分条件是身体患有不适宜参
加剧烈体育运动的疾病或身体有残障的人群;基本标准一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得分在59分
瘦)或BMI≥26.5(肥胖)。达到以上充分条件或两个基本标准的学生群体基本可被确定为“体质弱
势群体”对象。考虑到个体差异的特殊性,把身体素质过差者也列入“体质弱势群体”范围。随着
我国高考政策的放宽,一些大龄(30岁以上)、少年(18岁以下)以及已婚等特殊人群也有可能被
纳人体质弱势群体行列。
1.2学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增长的原因
导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有着重要的教育、尤其是健康卫生教育
和体育教育的问题,同时还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