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陀罗种子休眠机理与破眠方法研究总结.docVIP

曼陀罗种子休眠机理与破眠方法研究总结.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曼陀罗种子休眠机理与破眠方法研究总结.doc

曼陀罗种子休眠机理相关文献总结 1.曼陀罗种子休眠机理与破眠方法研究(慕小倩,史 雷,赵云青,段 磊,雷 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杨陵712100) 摘 要:通过对曼陀罗种子生活力测定、发芽试验、吸水率测定及种子萌发抑制物研究,揭示曼陀罗种子休眠机理,并利用物理、化学法处理曼陀罗种子,以探寻打破曼陀罗种子休眠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1)新采收的曼陀罗种子为综合休眠,休眠原因包括:种皮障碍、缺少萌发所需激素以及种皮和种仁中存在萌发抑制物,其中种皮障碍是限制种子萌发的首要因素。(2)室温存储6个月可解除曼陀罗种子种仁的休眠,但种皮障碍始终是其种子萌发的限制因素。(3)机械摩擦、浓H2SO4处理和NaOH处理均可打破除曼陀罗种皮的休眠障碍,促进种子萌发,其中用10%NaOH处理90 min为破除曼陀罗种皮休眠障碍的最佳方法,且发芽率比对照提高了83%。 关键词:曼陀罗;种子;休眠机理;破眠方法 中图分类号:Q945.39文献标志码:A 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L.)为茄科曼陀罗属植物[1]其花、叶、种子均可人药,性味辛温,具有 平喘、止咳、解痉、镇痛、麻醉等作用[2]。曼陀罗的主要活性成分为莨菪碱、东莨菪碱和阿托品[3],其在临床上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4]。曼陀罗还有杀鼠、杀虫、杀菌、除草等农用生物活性,在植保领域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5]。曼陀罗用种子繁殖,但其种子存在显著的休眠 2. NaCl胁迫下海滨锦葵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过程的生理特性变化 尹增芳1,何祯祥2,①,王丽霞1,钦 佩2 (1.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37;2.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摘要:以1 /4 Hoagland溶液为基础培养液,研究了0. 5%、1. 0%、1. 5%、2. 0%和2. 5%NaCl处理对海滨锦葵〔Kostelezkya virginica(L.)Pres.l〕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发现随着培养液中NaCl浓度的增加,海滨锦葵种子萌发率逐渐降低;当NaCl浓度达2. 5%时种子不萌发,但NaCl胁迫解除后,种子的萌发率水平与对照相当。幼苗在含0. 5%~1. 0%NaCl的培养液中生长状况良好,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明显增高;但当NaCl浓度达1. 5%~2. 0%时,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逐渐下降;与对照相比,NaCl胁迫下幼苗的MDA水平降低。结果表明,NaCl胁迫 对海滨锦葵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一定的影响,但海滨锦葵可通过种子休眠、增加根系活力降低体内MDA水平来缓解一定的盐害效应,以适应盐胁迫的生长环境。 种子萌发 选择籽粒饱满的种子600粒,播种前用5%H2SO4浸泡30 min,用水清洗后,加入 70%乙醇消毒1~2 min,然后用无菌水清洗3次。 3.曼陀罗组织培养及两种方法测定4种植物种子含油量的比较研究_董晓丽 1.1.5 曼陀罗的简介及其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 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为茄科曼陀罗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该属有 15-16 种,喜温暖,株高 1.5 米,多分枝,叶互生,叶片阔、椭圆形,边缘为不整齐的 波状线齿。花色白,喇叭形,果实表面密生软刺,种子黑色,多生于田边、路边 及宅旁等地,适应性强,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是一种潜在的、可适应于边际土地 生长的能源植物。 1.2 种子休眠的研究进展 种子休眠是指具有活力的种子在适宜的萌发条件(温度、水分和氧气等)下仍不能萌发[45-47]。种子休眠是植物为了种的传播、繁衍,在长期的进化发育过程中形成的自我保护机制,以此来适应不利的外部环境,种子在休眠过程中,内部保持着微弱的生命活动,这对植物本身来说,既是一个很重要的生命活动过程,又是一种有益的生物学特性,是植物经过长期演化而获得的一种对环境条件及季节变化的生物适应性[48]。通常情况下,除顽拗性种子外,大多数植物种子或强或弱的具有休眠特性,尤其以寒带和温带的植物种类明显[49]。 1.2.1 种子休眠的原因 种子休眠主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种子本身还未完全通过生理后熟阶段,即使给予适当的萌发条件仍不能萌发,主要是由内在的生理条件所造成的,这种情况为生理休眠,也称深休眠;种另一种是种子本来具有萌发能力,但由于未得到萌发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如氧气、光照、适宜的温度、湿度等,使得种子被迫休眠而不能发芽,如马尾松、杉木、侧柏、杨树、喜树等树种[50]。 种子休眠类型主要有两大类:一由胚和种皮引起的休眠。种皮休眠是由种皮 或外壳造成的,其中包括由果皮、外胚乳、护颖、内颖所引起的休眠。胚休眠主要是因为胚需要经过后熟才能达到完全成熟即后熟期[51-52]。然而往往在实际中有些种子同时存在着这两种休眠类型,因此现在许多科研工作者提出

文档评论(0)

docinpp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