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联壳聚糖的结构及其对不同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pdfVIP

交联壳聚糖的结构及其对不同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交联壳聚糖的结构及其对不同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戊二醛交联壳聚糖,壳聚糖卡波姆交联,交联壳聚糖,壳聚糖交联反应,阳离子壳聚糖,壳聚糖妇用抗菌吸附栓,离子交联聚合物,离子交联法,离子交联

维普资讯 第 22卷 第 2期 应 用 化 学 V01.22No.2 2005年2月 CHINESEJ0URNALOFAPPUED CHEMISTRY Feb.20o5 交联壳聚糖的结构及其对不 同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石 光 袁彦超 陈炳稔 王瑞香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系 广州 510631) 摘 要 以甲醛、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由壳聚糖 (CTS)合成了一种交联壳聚糖微球 (AECTS)。研究了 AECTS对cu“、Ni“、co 的静态吸附性能,测定了吸附等温线,并通过 FTIR、WAXD、IYrG以及 DSC等方法 对吸附产物 的结构进行 了表征。结果表 明,AECTS对 Cu“、Ni2+、Co2 的吸附量分别为 2.42、1.37和 0.39mmol;IR分析表 明,金属离子的吸附主要是与壳聚糖分子 中的氨基、羟基配位所致,且配位强度正 比于 吸附量 ;WAXD分析显示,金属离子的吸附不仅发生在非晶区,也渗透到晶区,对晶区的破坏程度正 比于吸附 量。TG分析表明,交联、金属吸附使CTS3个降解阶段的温度不同程度地向低温移动,移动幅度与金属吸附 量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 关键词 交联壳聚糖,cu2,co“,Ni2+,结构,吸附性能 中图分类号 :06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0518(2005)02-0195-05 壳聚糖分子重复单元中带有活性基团(一NH:、一OH),可与多种金属离子配位形成金属螯合物 ,在 废水处理、金属催化剂等应用领域有广阔的前景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与不同金属的配位能力不同,形 成的壳聚糖.金属的稳定性也存在很大差异L2】。本文以壳聚糖为原料 ,甲醛为预交联剂 ,环氧氯丙烷为 交联剂 ,通过反相悬浮交联法制备新型微球状壳聚糖树脂(AECTS),研究了这种交联壳聚糖微球对不 同金属离子的吸附情况 ,并通过 FIIR、WAXD、SEM、DTG以及 DSC研究了交联壳聚糖.金属(AECTS-M) 的结构与性能。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和仪器 壳聚糖 自制 ;甲醛、环氧氯丙烷、CuSO ·5H:O、NiSO ·6H:O、CoC1:·6H:O均为分析纯试剂。 Perkin-Elmer1730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美国),KBr压片;天美 uV-vis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大连龙亿科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TAInstrumentMDSC2910型差热分析仪 (美国),N:气气氛,升温 速率为 10~C/rain,测试温度范围为0~280oC;ShimadzuTGA.50H型热重分析仪 (日本),升温速率为 20~C/min,N:气气氛;RigakuXD.3A型x射线衍射仪 (日本),工作电压40kV,工作 电流 25mA,Ni过 滤 CuKol线 ,2 为5。~50。;HITACHIS-520型扫描电镜 (SEM)(日本),喷金制样。 1.2 交联壳聚糖的制备 按文献[3]方法制备交联壳聚糖。将800mL质量分数为5%的壳聚糖乙酸溶液置于装有搅拌器及 温度计的三口烧瓶中,加入800mL液体石蜡,启动搅拌器 ,滴加0.17gspan80溶液,升温至40℃,乳化 10min。滴加 11.62mL甲醛溶液,升温到60℃,反应 1h。调节体系pH值为10,再加入6.76mL环氧氯 丙烷溶液 ,升温到70 ,以恒压滴液漏斗缓慢滴加质量分数为5%的NaOH,使体系pH值始终保持在 lO左右 ,反应 2h。过滤 ,水洗 ,用石油醚于索氏提取器中抽提除去残留物。最后在 7O 下将树脂用 1mol/L盐酸溶液处理 9h,水洗至中性,真空干燥至恒重 ,过筛后备用。 1.3 吸附曲线的测定 于具塞锥形瓶中准确称取多份粒径为0.45~0.90InlTl的交联壳聚糖树脂各0.2g,分别加入20mL 不同浓度的CuSO或 NiSO或 CoC1:溶液,并于30℃下恒速 (100r/min)振荡直至吸附达到平衡。稀释 2004-03·15收稿 ,2004.10-08修回 通讯联系人:石光 ,女,1973年生 ,博士,副教授;E-mail:shiguang@8Clrll1.edu.

文档评论(0)

wuyouwul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