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喷油助燃再生系统的研制.pdfVIP

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喷油助燃再生系统的研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喷油助燃再生系统的研制.pdf

第 31卷第2期 杭 州 电子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Vo1.31,No.2 20l1年o4月 Journal of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Apr.20n 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喷油助燃再生系统的研制 朱 滔,姜周曙,黄 国辉,徐 平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柴油机尾气中的微粒是一种对人体和环境极其有害的排放物,微粒捕集器是有效的柴油机 微粒排放后处理技术。该文针对 目前微粒捕集器再生系统存在的系统复杂、可靠性差等缺点,该 文提出了基于氧化型催化转换器、微粒捕集器、添加剂的喷油助燃催化再生方案,对控制单元的电 路和具体控制方法作了详细的论述。台架实验和实际路测结果表明,该再生系统能降低尾气 中 94%以上的微粒。 关键词:微粒捕集器;再生系统;再生控制;柴油机 中图分类号:TK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146(2011)02—0073—05 0 引 言 柴油机尾气中的微粒是一种对人体和环境极其有害的排放物 ¨J。随着排放标准 日益严格,微粒捕 集器 (DieselParticulateFilter,DPF)技术是公认的最实用有效的柴油车尾气排放后处理技术。目前微粒 捕集器的关键技术为过滤体的材料和过滤体再生技术口J。对于再生技术 ,目前国外研究的热点是如何 将柴油机控制、过滤体材料与氧化催化剂三者进行匹配 】。现有的再生技术较多,如进排气节流再 生、喷油助燃再生、电加热再生 J、逆向喷气反吹再生 J、红外加热再生等,但各 自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如系统复杂、过滤体容易热损坏、可靠性差、耗电量大等H 】。再生时机的确定是主动再生的一个重要 环节,不合适的再生时机会使柴油机功率下降,燃油经济性变差。DPF中微粒的沉积量是决定再生时机 最直接的参数 ,但沉积量难以直接测量,可通过排气背压、燃油消耗量等参数来间接测量。目前对再生 时机判断的方法有很多,如阈值排气背压法、燃油消耗量法、排气背压,转速和负载三者结合法,这些方 法都存在一定不足,如不可靠、计算复杂等 6J。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以主动再生为主,被动再生为辅的 再生方法,采用背压和运行时间相结合的方法判断再生时机,设计了基于氧化型催化转换器 (DieselOx— idationCatalyst,DOC)、DPF和添加剂的喷油助燃催化再生系统。 1 喷油助燃再生控制系统 1.1 整体设计 喷油助燃再生控制系统主要由各类传感器、DOC、电磁泵、DPF、电控单元等几部分组成。系统结构 简图如图1所示。 柴油机排出的尾气先经过DOC,当排气温度高于25O℃时,DOC对尾气中的HC、CO和微粒中的可 收稿 日期:2010—05—12 作者简介:朱滔(1985一),男,湖南岳阳人 ,在读研究生,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74 杭 州 电子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2011年 溶性有机物有 良好的净化作用,随后尾气经过DPF,尾气中的微粒经过物理沉淀等作用被吸附在过滤体 上,最后排人大气中。 谳改俯母——_f——————。‘一喷油控制 渡位信兰号——-|也黼元LI瀑一加一剂…控…制 喷 气 。 戢 柴n机“飕气 土——-£三三二—卜—,£三 捧气a 图1系统结构框 图 为使系统简单,系统只采用2个温度、1个压力和 1个液位4个系统监测点。排气温度的监测可防 止在排气温度较低时因再生喷油造成 DOC中毒和二次污染等问题。DPF前温度是整个再生过程的控 制对象。排气背压为再生的开始及停止提供判断依据。液位反映燃油的量,决定添加剂的注人量。 DOC以堇青石蜂窝陶瓷为载体,贵金属涂层。DPF采用壁流式碳化硅过滤体,其过滤效率可高达90% 以上。

文档评论(0)

t9s25ccv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