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所有权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pdf
第26卷第7期 V01.26.No.7
2007年7月 工业技术经济 总第165期
心理所有权理论研究 回顾与展望
袁凌 肖 蓉
(湖南大学,长沙410082)
【摘要】1心理所有权理论因其对员工行为与激励有着更强的解释力而受到了越来越多西方学者
的关注.但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本文介绍了心理所有权的产生、内涵及其形成路径,整合了
国外关于心理所有权的组织效应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对该领域未来
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 心理所有权 占有态度和行为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
20世纪70年代后期,为了提高工作绩效,西方很多担相应的义务【2l。
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采取了员工持股计划(Es0P), 来自不同学科的学者对占有趋势和“我”的心理的
以期员工可以从享有所有权这种方式中得到激励。但是, 起源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心理所有权感觉是种
一些研究人员发现法定的所有权同工作满意度、员工态 生理趋向(Darling,1937),另一种则觉得这种心理状态
度和行为、组织绩效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换句话说, 是社会实践中的产物(Furby,19r76)。但目前的理论界均
法定所有权并不直接对员工产生正面的激励影响,而是 赞成心理所有权状态的产生是遗传和社会实践共同作用
的结果,其中的社会实践和社会文化塑造了个体的自我
间接通过心理所有权起作用,正如后来StephenP.Robbins
(2001)所说的“要使雇员持股计划获得成功,必须让企概念、自我价值和自我表达等bJ。
业成员感到心理所有”。 就心理所有权的本质而言。Etzioni(1991)把它总结
l心理所有权的概念界定 为“具有双重面貌的物质,半主观、半客观、半意识、
Jon 半真实”…4,它包括情感和认知因素,反映了个体与物质
L.Pierce(1991)提出了心理所有权的概念(ps3r-
chological 之间的一种种很复杂的关系状态,是延伸自我的一部分。
ownership)。他把心理所有权定义为这样一种心
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人感觉某个目标物(自然属 其中占有感(“感觉某个物体、某种资格或某个观点是我
性可以是物质或非物质)或其中的一部分是自己的”。 的或我们的”)是心理所有权的概念核心。而法定所有权
也称正式(客观)所有权。是公司制度安排下的诸如雇
Dimnar(1992)认为心理所有权的体验连接了自我与各种
员持股计划等的客观占有权利。两者在以下几个方面有
目标物(如家、空间或其他人)。FuIby也指出这种心理
层面上的所有权体验是种占有感(the of 显著的区别:首先,法定所有权最先被社会所确定和认
feelingposses.
sion),它使得人们把占有物视为“自我的延伸”,进而影可,并且受到法律系统的保护,而心理所有权最先是由
响着人们的动机,导致态度并最终引发行为…。占有感 个体感知的;其次,心理所有权可能在法定所有权缺失
既可以指向有形的物体,也可以指向无形的物体;既可 的状态下存在;再者,人们也许拥有法定所有权但是心
以依据法律所有权产生,也可以在法律缺失的情况下发 理上却一直不认为属于他们;最后,法定所有权和心理
生。他认为心理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德国专家对陕西水果生产的建议.pdf
- 德国专家情系山区贫困学生.pdf
- 德国中小城市改造更新特点和经验--以巴登符腾堡州为例.pdf
- 德国住房保障体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pdf
- 德国体育杂志市场现状及影响因素.pdf
- 德国公共剧院的效率随机前沿分析法.pdf
- 德国区域公园建设的实践与理论体系.pdf
- 德国印刷巨头助力广东印刷业蓬勃发展--曼罗兰携手深圳市国际彩印举办City 4000胶装生产线展示典礼.pdf
- 德国小蠊成虫对5种卫生杀虫剂的敏感性调查.pdf
- 德国工伤保险制度浅议及其启示.pdf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