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底层体验与中国现代工业形象的书写——论郑小琼的诗歌创作.pdf
底层体验与中国现代工业形象的书写
论郑小琼的诗歌创作
。赖翅萍[肇庆学院文学院, 广东 肇庆 526061]
l摘 要:以打工者疼痛、苍老、断零的生命体验为中介,郑小琼不但直接渴示了大工业时代农民工肉体与精神的真实
I境遇,也间接提供了底层视野下的中国现代工业形象乃至现代转型时期的中国形象。并通过梳理底层个体和现代化
I进程中的复杂互动的经验关系,郑小琼将中国底层个体对现代化进程的复杂体验和想象,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复杂
I的内在悖论清晰而又令人震撼地予以揭示。
I关键词:郑小琼 底层体验 中国现代工业 形象书写
2001年郑小琼从 四川I的乡村来到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东莞打工,并以农 民工 的身份,书写了打_[~族压抑酸
楚的生存境遇与深入骨髓的疼痛体验,由此受到文坛瞩 目,成为民间、精英、庙堂三方认可的新锐作家。郑小琼的
传奇经历引发了不少研究者的阐释热情与探究兴趣 :有人称她是 “流水线上站起来的 诗‘坛超女 ” ;有人赞她的
诗 “是工业化时代的乐府歌辞”②;也有人指出她的诗体现了 “载道式的阶级对抗与性别争取”。应该说 ,语境与阶
层的阐释视角对解读郑小琼诗歌的意义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然而,解读 尚需深入到郑小琼所书写的打工一族
的生命体验层面,细察中国现代性转型的情境是如何影响着他们的欲望、情感、幻想、想象和理想的。因为 “现代
性,归根到底是人的生存体验问题”,而 “现代性体验是任何现代性思想得 以发生的更基本的地面”。‘
一 、 疼痛体验与工业时代的制度形象
“
一 是从弯曲的铁片开始 ,从村庄 、铁矿 、汽车/轮船 、海港出发 ,丢失姓名 ,重新编号,站在机台边 /二是弦与流
水线 ,悸动的嘶叫,疼痛在隔壁 ,铝合金 /图纸 ,面包屑 ,线切割机 ,熟悉的汗水 ,塑胶纸箱的/欢乐与悲伤 ,三是白炽
灯下苍白的脸 ,工卡、弹簧、齿/轮 、卡边 、冲压的冷却剂 、防锈油 ,沉寂的加班 /……”(《产品叙事》)
从以上所引可见,工业器物作为郑小琼诗歌的主要元素,被她按照特定的审美方式,排列组合成一个 由言、
物 、意三者组合的意义深邃的物象世界。其中,“疼痛”是这个物象世界里的情感底色 :“她站在一个词上活着 :疼/黎
明正从海边走出来 ,她断残的拇指从光线,平多到墙上,断掉的拇指的疼 ,坚硬的疼/沿着大海那边升起 灼/热 ,喷涌的
疼……”(《疼》)这种 “疼痛”不仅来 自打工一族所遭受的外在创伤,如断指、低薪、欠薪、加班、罚款、解聘等,而且主
要来 自现代工业社会制度所带来 的心灵疼痛 。
首先 ,这种心灵疼痛表现为人被工业制度囚禁的痛楚 。 “它抓住我的青春,一张小小的工卡/它抓住我的头发 ,
一 条长长的流水线 /……/它不断地抓着 ,它是个贪婪的家伙/它巨大的手掌在生长着 ,在抓着/很多人在它的手掌中/
找不到了生活的出口。”(抓《住》)这个贪婪无 比的 “它”,喻指现代工业制度。这种制度崇尚效率和金钱至上的货币
哲学,认同工具理性的价值观,把效率和金钱 “从纯粹手段和前提条件成长为最终的 目的”⑤,而把人和工业器物都
视为效率和金钱的工具。它操控并支配着整个现代T业社会生活,成为工业社会里的超验所指或万能上帝 。在郑
小琼看来 ,正是这个贪婪无比的 “它”,把人 囚禁在效率和金钱的巨掌上 ,使他们找不到 “生活的出口”。
其次,表现为人被工业主义的机器特性役使的痛楚。工业主义的货币哲学与工具理性使它十分强调生产过
程 ,心醉神迷于机器——技术的神灵。为此 ,人在沦为制度奴隶的同时,也进一步沦为机器——技术的奴隶。在 产《
品叙事》里,郑小琼创造 “产品叙事”这一象征符码,以此隐喻工业化时代机器与产品是如何实现对人的僭越,从而
成为叙事的主体,而人又是如何沦为机器与产品的客体的。在 生《活》里,郑小琼则通过揭秘打工者 “合同包养”般
的生活,进一步控诉了人被物化的境遇 :“你们不知道 ,我的姓名隐进了~张工卡里 /我的双手成为流水线的一部
分,身体签给了合/ 同……”在这样一种 “合 同包养”的生活里 ,劳动丧失了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诗意性 ,打工者沉
默如铁 ,忧伤如铁 ,战栗如铁 ,绝望如铁 ,“生活仅剩下的绿意”仅仅是 “一截清洗干净的葱”(《出租屋》)。
尽管物化的工业制度与机器特性以其冰冷的铁律剥夺了郑小琼的诗意体验 ,但也使她意外地获得 “体物之
哀”的审美体验 。在物化的遭际与疼痛体验 中,郑小琼感知到了工业器物与人同被工业制度役使的命运。因而 ,在
她的笔下,人与 “铁”获得了同构性,人对铁因此产生既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