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杨绛钱钟书讽刺艺术的异同及探源——以《洗澡》、《围城》为例.pdfVIP

试论杨绛钱钟书讽刺艺术的异同及探源——以《洗澡》、《围城》为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杨绛钱钟书讽刺艺术的异同及探源——以《洗澡》、《围城》为例.pdf

2011年第 7期 林 区教 学 No.7 2011 总第 172期 TeachingofForestry Region GeneralNo.172 试论杨绛钱钟书讽刺艺术的异同及探源 以《洗澡》、《围城》为例 叶 姗 姗 (淮阴师范学院 社会科学处,江苏 淮安 223300) 摘 要:杨绛的讽刺性在女作家中是不多见的,比起钱钟书的犀利和劲捷来更多一番细腻与温情,渗透在字里 行间,诙谐轻巧而不过火。然而其才华却常常被掩盖在丈夫的万丈光芒下,文章中的讽刺性也不为人所察觉。以 《洗澡》、《围城》为例 ,从结构布局、人物形象、细节描写三方面比较这两部长篇小说在讽刺艺术方面所具有的联系 与区别,并分析背后 的形成原因。 关键词:《洗澡》;《围城》;讽刺艺术;比较;探源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8—6714(2011)07—0043—02 《围城》与 《洗澡》是钱钟书、杨绛伉俪献给文坛的一 突,却突转为 “君子之交”,许姚两人已在客观上回到各 自 份厚礼,《洗澡》作为 《围城》的姊妹篇,是对 《围城》的回 原来的位置上 ,所谓发乎情止乎礼 ,纯属柏拉图式的精神 应 ,更是女性的反击。 《洗澡》中写女性对男性 的失望 ,对 恋爱。 照 《围城》中对女性的挖苦,颇为有趣。讽刺艺术作为 《围 而 《围城》则以方鸿渐的活动贯穿全篇,方鸿渐每到 城》的最大亮点,钱钟书以其劲捷犀利、妙趣横生 、汪洋恣 一 个新的环境 中就引出一批新的角色上场 ,又随他的离开 意的笔法 ,给我们打开一个丰富、独特的讽刺艺术天地,与 而退场。作者乘机对每个出场的人物进行不同程度的讽 之不同的是 ,“杨绛包容、同情 、超然的心态使其讽刺艺术 刺。形形色色的人物在 《围城》中轮番粉墨登场,作者借 呈现出含蓄、细腻、冷静、温婉的女性气质,如柔懦温润的 机对人物所处的落后的社会 、腐败的官场以及与之相关联 田黄美玉,谦卑得容易被人忽视” 。多年的相濡以沫使 的政府无能、学术虚伪等都不遗余力地进行嘲弄讽刺。作 他们夫妇二人的讽刺旨趣相近又有区别。本文以具体文 者不放过任何讽刺挖苦的机会 ,就连没有生命的事物也要 本为例 ,试从结构布局 、人物形象 、细节描写三方面探究钱 戏谑一番。例如 :“学校的图书馆倒像个惜字的老式慈善 钟书、杨绛在讽刺艺术上的区别与联系。 机关,馆里通共不上一千本书,老的、糟的、破 旧的中文教 科书居其大半 ,都是因战事而停办的学校的遗产。” 纵观 一 、 结构布局的讽刺性构思 全篇,作者夹叙夹议,“一方面重视描写的真实性、客观性; 《洗澡》以许姚二人柏拉图式 的精神恋爱为背景 ,巧 另一方面又尽情地抒发主观意识,常常在生动的细节描写 妙地运用反讽性的构思来开展故事情节。姚宓与许彦成 之后 ,紧跟上一连 串精彩 的、饱含讽刺意味的比喻和讥 虽是全书的主人公,但他们只是全书的旨趣中心,并不是 评” 。客观的描绘与激烈的讥评交织在一起 ,更加强了 判断是非曲直的准绳 ,即不是 “意识”的中心。同时,许 、 讽刺的力量。 姚也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正面主人公。在结构上,与钱钟书 二、人物形象的讽刺性描写 的平铺直叙不同,杨绛开篇便采用了倒叙的手法。而在故 事情节的铺陈过程中,她更是频繁地运用 “突转 ”的手法 , 杨绛描摹人物,不像钱钟书那样多的静态描写和大段 “使人物

文档评论(0)

kfigrmn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