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de移植:德国建筑师罗克格及其在华作品.pdfVIP

文化de移植:德国建筑师罗克格及其在华作品.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化de移植:德国建筑师罗克格及其在华作品.pdf

曼【城市文化】 1840年 ,中国开埠以后 ,外国商人和传 罗马风式的建筑在当时甚为流行 ,影响也很 教士按踵而至 。来到中国后 ,这些先行者首 大 。侨居 中国的德 国建筑师不免在他们的作 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寻找一种适合当地环境并 品中对这种风格有所模仿。如天津康科迪娅 合乎他们居住习惯 的建筑形式 ,对于中国人 俱乐部 (今天津市政协俱乐部)及其附近的 封闭的青砖四合院的生活方式 ,他们中的大 罗兰德铜像就是这种建筑风格在中国的典型 多数人难 以接受。于是,随着侨民的大批涌 范例。武汉德国领事馆楼顶傲视寰宇的雄鹰 人,一些外国建筑师来到中国,或合伙或独 雕像与威廉二世在柏林的新行宫南翼的装饰 资在中国开设建筑师事务所,承揽建筑设计 非常相像。青岛德国总督府细部装饰的灵感 任务。随着城市近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租 可能源于1897年在科布伦芝落成的威廉一世 界、租借地、外国人居留区、避暑地的建设, 坐骑全身雕像,其花 岗石面加工的人物、动 这些建筑师在 中国留下了大量具有各 国特征 物质感粗朴 。 的建筑。这些建筑既是中国半殖民地历史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侨居中国的德国建筑 见证,又是人类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 师是德国文化的使者 ,尤其是德国建筑文化 德式建筑是伴随着德 国的海外扩张政策 的传播者 。这些在德 国文化 中浸润成长起来 一 起传人 中国的。这些德式建筑在 中国的移 的建筑师在 中国开埠 以后 ,将德 国的建筑形 植都与德皇威廉二世有关 ,也与德 国建筑师 式移植到中国的北京、天津、北戴河 、沈阳、 在中国的活动紧密联系。威廉二世执政期间, 青岛、济南、上海、武汉和香港,尤其是有 德国许多地区的建筑 ,尤其是边远地区的建 德 国租借地 和租界 的天津 、武汉 和青 岛。 筑都 以花 岗石为主要建筑材料 。威廉二世个 “从海上眺望青岛城,只见其坐落在一片旖旎 人非常喜欢新罗马风式的建筑,譬如1910年 风光之中,其建筑整齐美观,重重红色屋顶 建筑师施伟希顿为威廉二世设计建造 的气势 跃动于层层翠绿之中,令人心旷神怡。这景 雄伟的波茨南皇宫就是这种风格。因此,新 色简直像是德国的一个小小剪影 ,这剪影在 量【城市文化】 移植过程 中变得愈加完美 。”到过青岛的人,没有 不被那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所吸引的。在北方 开埠城市天津,从往 日留下的明信片和照片上看, 德国租界建筑和街道井然有序 ,德式风格的建筑让 你感觉这里俨然是一座德 国小镇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 中国的德 国建筑师留下了 大量的优秀作品,他们的名字也不能被人忘却。其 中著名的如库尔特 ·罗克格、海 因里希 ·贝克、卡 尔 ·培迪克、贝克 ·培迪克和汉斯、埃米尔 ·里勃等。 罗克格 1903年秋天二十多岁时来到中国,到 1929年 回到德国,他在中国一共呆了26年,先后在 青岛、天津、北京和沈阳等地设计建造了大量的建 图 l 青岛亨利王子饭店音乐厅 筑 ,成为当时德国在中国非常有影响的建筑师之 一 。 他设计的建筑颇具新罗马风式建筑风格和德国 青年派建筑风格。所谓新罗马风式建筑风格,是指 在欧洲基督教流行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恪,多见于修 道院和教堂 ,因采用古罗马式的券、拱而得名,给 人以雄浑庄重的印象。所谓青年派建筑风格是指在 1

文档评论(0)

gr4d52fg46fr3d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