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传”、“表里传”诸说,李中梓、吴坤安的“六经以次受病,其愈皆以七为期”、“则六日
内只在本经”等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参考文献
f1I李培生等.伤寒论讲义【M1.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12l王好古.此事难知IMl.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3l臧守虎.《周易》势辞朋、孚考【J1.周易研究,1999,(2}.
14I臧守虎.《易经》、《老子》之“道”的比较lJl.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515臧守虎.试论《老子》之“道”源于《易经》IAI.中韩文化研究(第五辑)Icl.f韩国l大丘:
中文出版社,2002.
【616叶舒宪冲国神话哲学{M1.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从文化学角度探析《内经》义理
吴弥漫
(广州中医药大学)
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术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沃壤之中,两千年来在其滋养培育下茁壮
成长。因此各个时期的中医药文献都饱含了相应的文化内涵,或者隐含着一定的古代科技
文化发展的信息。本文拟从文化学角度,运用古代民俗文化、科学技术、地理职官等知识,
解析《内经》义理,因成六则,兹录出以就正于诸同道。
~、九针从南方来
《素问·异法方宜论》论五方之民因生活环境不同而生病不同,治法亦异时谓:南方
之民“其病挛痹,其治宣微针”,“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经文固然从治病需求的角度说
明九针发明子南方的原因,但亦蕴含了先秦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信息。作为针刺治疗所必
需的器具,其制作受古代科技水平所制约,在原始社会冶金技术未曾发明时,人们只能采
用砭石、骨针等比较简陋的器械,针刺技术和治疗效果亦为其所制约,故初期的针刺治疗
常采用刺经脉或部位出血的方法,《灵枢·厥病》的“泻出其血”、《灵枢·热病》的“视跗
上盛者,尽出血也”、《难经·二十八难》的“砭射之”等,都指这种方法。迄至青铜器发
明,针具的制作技本和质量得到重大的改良和提高,但由于青铜质材的硬度和韧性尚有所
限,仍未能制造出诸如微针(毫针)之类精致针具。冶铁炼钢技术的进步所锻炼出来的优
质钢铁,为针灸器械的制作提供了理想质材,带来了针具形制和制作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包括毫钳’在内的九针形制才具备,针刺治病效果亦因而提高。九针制造技术要求颇高,《灵
枢·玉版》将之与兵器相提并论。古代南方冶炼技术发达,莫邪干将、吴钩宝剑皆出自吴
越荆楚,《经》谓九针从南方来,确为有据之言。识读本句经文义理.既有助于认识古代科
学技术对医学发展的促进作用,亦说明掌握古代科学文化知识,对深入探索中医经典蕴义,
可有重要裨益。
二、为五谷汤液及醪醴必以稻米
《素问·汤液醪醴论》认为制作汤液醪醴“必以稻米,炊以稻薪”.其理由根据是“(稻
米)得天时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稻薪)伐取得时.故能至坚。”意谓水稻(单季
稻)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故“得天时之和”;生长于湿地,需要水份的适时灌溉,故
渭“得高下之宜”;既“得天时之和”,又“得(地)高下之宣”,因而能够“禀天地之完气”。
稻薪伐取于金秋时节,且长于水湿之中,虽中空而坚韧挺拔,故谓其“至坚”;因稻米、稻
薪至完、至坚.最具营养治疗作用,所以是制作汤液醪醴的理想原料。然而从现代角度来
34
看,五谷中的麦、黍(高粱)、稷(粟,小米)、菽(豆),其营养价值较之稻米亦不逊色,
制作醪醴质量可能更佳,为何古人独钟情于稻谷而极力褒扬?看来这与古代的农业耕作技
术的进步,水稻栽培逐渐从南方引进到中原地区的发展过程有关。盖因水稻成长,既需充
分的臼照,更需足够水份.在缺乏水利灌溉条件的情况下,只能生长于阳光充足、雨量充
沛的南方。随着农业耕作技术的发展,水利灌溉设施的出现,原先不适宜栽种水稻的中原
地区,亦具备了水稻的生长条件而引进栽培。物以稀为贵,当水稻开始作为五谷之一出现
于饮食之中时,人们关爱珍重之情可想而知,对其营养和治疗价值的推崇亦就在情理之中。
三、祝由
《素问·移精变气论》:“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祝,祷告(一
说“祝”同“咒”)。祝由是巫医治病的手段,在远古医学尚未昌明时期,巫医用祝由之法
治病,固然情有可原,奈何洎自医学昌明以后,祝由仍有其存在之余地?不仅元明时期将
之列为太医院十三科之一,即使人类文明空前繁荣昌盛的今天,国内外仍时有奉信者,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深度学习基础及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计算机等相关专业)全套教学课件.pptx
- 《深度学习基础及应用》教案 第9课 利用循环神经网络进行文本预测和分类(二).docx VIP
- 《深度学习基础及应用》教案 第8课 利用循环神经网络进行文本预测和分类(一).docx VIP
- 《深度学习基础及应用》教案 第6课 利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图像处理(一).docx VIP
- 《深度学习基础及应用》教案 第10课 利用生成对抗神经网络进行图像生成.docx VIP
- 《深度学习基础及应用》教案 第8课 利用循环神经网络进行文本预测和分类(一).pdf VIP
- 《深度学习基础及应用》教案 第5课 构建神经网络(三).docx VIP
- 《深度学习基础及应用》教案 第2课 夯实深度学习开发基础.docx VIP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3单元 3.3 商的近似数.ppt VIP
- 《深度学习基础及应用》教案 第10课 利用生成对抗神经网络进行图像生成.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