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中西叙事概念之异同李晓莲.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刍议中西叙事概念之异同李晓莲,中西神话的异同,中西艺术的异同,中西文化异同论,中西餐饮礼仪中的异同,中西友谊异同,中西绘画艺术的异同,中西医护理的异同,中西园林艺术的异同,试论中西艺术的异同

思考与言说 作家杂志Writer Magazine2009 No.2 刍议中西叙事概念之异同 李晓莲 摘要 中国叙事理论和西方叙事理论的建构,有各自不同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基础,本文通过对理论遗产的清 理,梳理出中西叙事理论的三对概念:一线穿与整一性、间与障碍、间架与插曲,对它们的来源、特性及其在叙事文 本中的运用做了辨析和比较。 关键词:叙事 一线穿 整一性 间 障碍 间架 中图分类号:I206.5 文献标识码:A 中西文学叙事有各自的理论体系和与该理论体系相适 剧、史诗和小说创作的理论总结。在西方,情节又指动作。比 应的理论概念。由于中西叙事理论在时空建构上有不同侧 如亚里士多德常常把情节与动作等同,称为“情节和动作”。 重点,导致了中西叙事概念的不同称谓和不同特性。本文拟 我们在翻译时,通常把动作翻译为“情节”。亚里士多德在 对中西叙事概念的特性和运用做一辨析和比较。 《诗学》中总结希腊悲剧与荷马史诗的创作特色,提出了情 一 一线穿与整一性 节的整一性。他说:“悲剧是对一个完整划一,且具有一定长 “一线穿”与“整一性”在中国与西方叙事理论中,都是 度的行动的模仿,因为有的事物虽然可以完整,却没有足够 属于情节发展线索的概念。中国通常称之为 “脉络的一线 的长度。所谓完整,是由开头、中段、结尾组成。” 穿”,西方则称之为“情节的整一性”。 亚里士多德总结出的情节整一性的观点,成为西方文 “一线穿”本是一个缝纫概念,针线术语,指日常生活中 艺理论一个经典的传统观点,在以后的文论家那里得到传 穿针引线的手工活。一线穿的针线来源,张竹坡以纳鞋加 播和发扬。17世纪法国剧作家高乃依在论述戏剧的三一律 以说明。他在《金瓶梅》第28回回前评写道:“此回单状金莲 规则时,再次强调了情节的整一性。只是他认为情节的统一 之恶,故惟以‘鞋’字播弄尽情。直至后三十回,以春梅纳鞋, 性并非一出剧只有一个情节,而是只有一个主要情节,其他 足完‘鞋’字神理。细数凡八十个‘鞋’字,如一线穿去,却断 情节作为次要情节为主要情节服务。他在《论三一律,即情 断续续,遮遮掩掩。”我们就此看到,一线穿是从纳鞋、缝衣 节、时间、地点的一致》中说:“‘情节一致’的说法不应被理 的针线来的。这根线,在缝纫中时断时续,有遮有掩,用以比 解为悲剧应当对观众表演一个孤立的行动。选择的行动应 喻叙事的贯通线索。纳鞋的一线穿,在文本中仅是章回中的 当有开端、中间和结尾,这三个部分不只是主要行动中各自 一段情节,张竹坡进一步用串珠子的一线穿比喻文本的整 独立的行动,而且其中的每个行动本身还包含着处于从属 个叙事情节。《金瓶梅》第20回写李瓶儿从陪嫁箱子中拿出 地位的新行动。”高乃依所谈的“情节一致”和“选择的情节 一百颗西洋珠子,给西门庆看。张竹坡评道:“为一百回作 应当有开端、中间和结尾”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情节整一性 线。”以串珠子为全书作线,是为了提醒读者把一百回书当 观点和表述,主要情节是一个完整的,贯穿剧情始终的动 做一线穿的珠子看待。他说:“乃知作者惟恐后人看他的奇 作。 书妙文,不能放眼将一百回通前彻后看其照应;乃用一百颗 从概念来源可以看出,由于一线穿从生活经验中提炼 明珠,刺入看者心目,见得其一百回乃一线穿来,无一附会 出来,缺少概念的精确定义。这一点和中国古人对世界的 易安之笔。”“一百回如一百颗胡珠,一线穿串却也。”用串珠 认识是一致的,即用具象的语言来表述自己对叙事线索的 子比喻叙事的主脉。 认识。整一性是对文艺创作的理论总结,它的抽象性程度 明清评点家主要是从叙事结构上来评论叙事的一线穿 高,具有定义的精确性,这一点和西方人对世界的认识方式 特点。毛宗岗批《三国演义》孔明的两次火攻说:“看他叙新 是一致的,即通过概念来认识文艺现象。 野,又叙荆州,叙荆州,又叙东吴与许昌,头绪多端,如一线 二 间与障碍 穿,却不见断续之痕。”曹操杀孔融、刘琮献荆州是在博望火 “间”与“障碍”在中西叙事中都属于表征情节曲折发展 攻与新野火攻之间夹叙的,这个夹叙是文学叙事通常采用 的概念。中国评点家称为“间”,西方理论家称为“障碍”。 的手法,增加情节的曲折性和丰富性。这些繁杂的头绪都被 关于“间”,《说文解字》的解释是:“间,隙也。隙者,壁际 纳入到火烧新野的情节中,毛宗岗称之为“一线穿”。由此我 也。引申之,凡有两边有中者,皆谓之隙。隙谓之间,间者,门 们看到,一线穿是情节发展的主线索,其他情节都是副线 开则中为际。凡罅缝皆曰间。”强调的是空间的间隙、间隔。 索,由主线贯穿。 从字结构看“间”字,它是一个半包围结构,由“门”字和“日” 从毛宗岗对伏笔所批的“一线穿”评语中,我们看到,我 字内外组

文档评论(0)

tianma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