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易经》文化的先进性.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易经》文化的先进性 殷显 殷珍泉 北京英文《中国民族》。汉文化”专栏 现在盛行说文化的先进性,易经》作为一种源头文化,具有哪些先进性呢?我认为 大概有五个鲜明的特征吧: l、源头活水。源于上古先民的结绳记事、刻符会意: 2、至简至易。《易》的简易表现在象、数、理中; 3、以人为本。《易经》通篇都贯穿着一条以人为主体,以万物为客体的主线: 4、海纳百川。历史上,《易经》文化对外来文化有三次大吸纳; ,5、与时偕行。《易经》不仅与现代科学、管理接轨,而且常释常新,依然是指导“百 姓日用的圭桌。 1、 源头活水 纵观人类古老文明的典籍,保留有原始结绳、刻符、图形,并记载着上古先民生活 情状的,唯有中国的《易经》。 《易经》源于伏羲时代的八卦,八卦源于阴爻一一,阳爻——两种符号。而关于阴 爻、阳爻的起源,历史上说法各异: 有结绳记事。《周易·系辞传下》称伏羲氏“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 离。“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央。升东汉 郑玄猜测,上古之时,记大事时打一大结,记小事时打--+结,大结为阳爻,小结为阴 爻。笔者在《易经的智慧》二书中曾经推测:爻者,幺也。上古结绳记事时报数者为吆 喝,每报一物(猎物等),则吆一声:“幺。甲骨文写作会,金文作惑。像绳结(一结)。 延至今日,叫卖者仍称为吆喝,数字“l”又为“幺,“爻与“幺打偕音,其字的音、 形、义均为吻合,都能表明“爻的来历。 日、月、星象说。认为阳爻象征日象(白昼测日影清晰可见,故为一长横),阴爻象 征月影(晚上测月影,模糊不清,故为虚线)。《易经·系辞传》云:“易有太极,是生两 -188· 仪。’’虞翻云:“两仪即乾坤也。朱熹云:“两仪者,始为一画,以分阴阳。两仪者即 天之象,日阴与阳。阴爻为一一,阳爻为——。 男女生殖器说。认为阴爻、阳爻是古代生殖器崇拜的孑遗。阴爻一一象征女阴,阳 爻——象征男根。章太炎、钱玄同、郭沫若等人在其著作中都持这种观点。 上述种种说法,都表明阴爻、阳爻的象(符号)、意(阴阳),均起源于上古时代。根 大地湾所处的略阳川(清水河)是葫芦河(安伏川)的支流,而葫芦河又是渭河(三阳川)的 支流,横亘在三阳川西头的卦台山,相传就是伏羲画卦的场所。山上建有伏羲庙,渭河 从山下流入60平方公里的三阳川,形成大写的S形,其中有分心石。其考古、地理, 无不与史籍(《山海经》、《水经注》、《尚书》、l:左传》、《易经》等)一一应证。 《易经》中,“中’’字频繁出现了105处之多。其中“中正’’17处,“中行10处, “正中’’5处,“中道”5处,“日中4处等。还有“时中、“得中’’、“中心、“中节、 “中直、“中吉一、“位中、“刚中、“柔中一、“不中等,易在“得中’’与“不中之 间明辨吉凶祸福。 再联想到“中土、“中原’’、“中华、“中国、“中岳”等词,试可推论,《易经》 中的“中的思维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思维。而这种“中的思维又是在上古先 民观天测日影的实践中长期形成的。如描述日食的“丰卦’’的卦辞日:“勿忧,宜日中。 爻辞:“六二,日中见斗。”“九四,日中见斗。一又“蒙卦·彖传云:“蒙,亨,以亨 行,时中也。这里的“时”即指日影移动的时间。移,易也。先民观察日影移动时而 发现了万物、温度、亮度都随之而起变化。可见正是这种实践产生了“中斗的思维,易 的智慧。 2、至简至易 爱因斯坦认为,能表示自然规律的公式肯定是美的,而美的就是至简至易。 《易经》的至简至易也是其他经典无法比拟的,其表现在易象、易数和易理之中。 易象表现为阴与阳,柔与刚,动与静,进与退,吉与凶,祸与福,失与得,盈与亏…… 万事万物变化规律就像同一只手的手心和手背。 易数只有“O(表示无)和“l(表示有,而万有均为“1’’的递增)。其计算方法 ·189· 也只有加法与减法,认为万事万物的千变万化无非两种:增加和减少。 易理则在。百姓日用之中。俗云“石有纹理,山有脉。一纹即物之体,理即物之

文档评论(0)

whl0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