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惠栋易学的思想特点及其思想史意义.pdfVIP

论惠栋易学的思想特点及其思想史意义.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惠栋易学的思想特点及其思想史意义,中国思想史,经济思想史,中国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西方法律思想史,欧洲思想史,管理思想史,战略管理思想史,中国法律思想史

( )  周易研究 2009年第 3期 总第九十五期   论惠栋易学的思想特点及其思想史意义 郑 朝 晖 (广西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4) 摘要 :惠栋通过易学建立的朴学范型具有鲜明的思想特点 :他将传统的经学考据发展成自觉的证明学说 ,完成了朴学的 知识性转向;他将汉易的象数之学综合成更加完整的象化模型 ,优化了建立在行为理性之上的传统易学范本 ;他还提出兼两 说与既济说 ,发挥出一套理情成善的礼治理论 ,将宋儒的天理重新解释成具体的个体性的分理 ,奠定了清代哲学走向个体化 与制度化的思想方向的基础 。因此 ,从近代哲学的演化趋势来看 ,可以将惠栋的朴学范型看成是心性哲学与理性哲学融合 的第一个理论成果 。 关键词 :惠栋 ; 易学 ;知识性 ;象化模型 ;情理哲学 ;有限理性 中图分类号 : B249.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3 - 3882 (2009) 03 - 0065 - 08 O n Fea tures of HU I D on g ’s Yiology and Its S ign if ican ce in Ch in ese Ideolog ica l H istory ZH EN G Zhaohu i ( School of Pub lic A dm in istration , Guangxi Un iversity, N ann ing 530004 , Ch ina) Ab stract: Through Yiology, HU IDong bu ild s up h is p h ilological p aradigm w ith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 s: H e comp leted an intellec tual p h ilological tran sition by develop ing the classic s textual research to a selfcon sciou s po sitivistic theory; he integrated the im agenu m erology of H an tradition into a more comp lete im agery model, op tim izing the traditional Yi p aradigm estab lished on the basis of be havior rationality. Moreover, he set forth a set of ru lingbyritual theory by wh ich m an ’s emotion s can be refined to goodness. H e rein terp reted the H eaven ly Princip le into individual concrete p rincip les, 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the p h ilo sop hy of the Q ing Dynasty to tu rn to individualization and in stitu tionalization. Therefore, by the developm ent of

文档评论(0)

tianma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