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古典诗歌意境理论的演进,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试论艾青的诗歌成就,鉴赏诗歌的意象和意境,诗歌意境,诗歌的意境,诗歌意境术语,诗歌的意象和意境,诗歌的意境的常用术语,诗歌意象意境
维普资讯
58
第25卷 第 1期 凯里学院学报 VoI.25No.1
2007年 2月 JournalofKailiUniversity Feb.2o07
试论古典诗歌意境理论的演进
周廷新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摘 要]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当中一个重要的范畴,自从唐代王昌龄在 《诗格》中正式提 出“意境”一词来, 对意境理
论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于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理论的研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先秦至魏晋南北朝
的孕育期,,唐至宋末的诞生期和发展期,明清的成熟期和定型期以及近代的总结期。
[关键词]古典诗歌;意境 ;美学
[中图分类号]1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329(2007)01—0058—02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和文艺理论中一个很重要的范 刘勰在议论创作构思时,首次将 “意象”的概念引进到文艺
畴,在佛学中意境是指人通过修炼而达到的一种很高的境 理论里面,他在 《文心雕龙 ·神思》提出了 “独照之匠,窥意
界。例如 《杂譬如经》:“神是威灵,振动境界”;《华严梵品 象而运斤”的美学命题,标志着艺术审美理论水平发展到
行》:“了知境界,如幻如梦”;《无量寿辰经》:“斯义洪深,非 了一个新的水平,可以说刘勰为意境范畴的形成奠定了重
我境界”。可以说 “意境”一词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伴随着 要的理论基础。
佛经的传播被引进到文艺领域的。运用到文艺领域,意境 第二,唐至宋末是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理论的诞生期和
是指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 发展期。唐代对意境理论的探索更为 自觉,特别是在盛唐,
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独创性艺术天地,它具有虚实相生、情 盛唐之音的形成,文艺各个领域所取得高度艺术成就和丰
景交融、意与境谐、形神兼备、深邃悠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 富的艺术经验,使得在意境理论研究中出现了 “境”这个新
者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的美学范畴。 “境”作为美学范畴最早出现在唐朝王昌龄
可以说对意境的研究构成了中国美学发展史的一条重 的 《诗格》中。在该书中他指出 “诗有三境 :一 日物境。欲
要线索 ,而意境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则大概经历了以下四个 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之
阶段: 于境 ,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 ,故得形似。
第一,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是 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理论的 二 日情境。娱乐仇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 ,深得
孕育期。意境理论的研究 ,其源头可以追溯至先秦时代的 其情。三 日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 ,则得其真矣。
一 些典籍中。例如在 《周易 ·系辞上》当中有这样一段话 : 诗有三格 :一日生思。久用精思 ,未契意象,力疲智竭,放安
“子 日:书不尽言,言不尽 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 神思,心偶照镜,率然而生。二 日感思。寻味前言,吟讽古
乎?子 日: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 制,感而生思。三日取思。搜求于象,心人于境,神会于物,
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这里最早 出现 因心而得。” 在这里其 “诗有三境”说开启 了后代意境类
了 “意”和 “象”的关系问题。曹魏时期的王弼在 《周易略例 型的先河。 “物镜”是从心和物的关系来说的,主要表现了
· 明象》中做了进一步阐述:“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 泉石山峰等 自然景物,得其形似,是 以写物见长。 “情境”
者也。尽意莫如象,尽象莫如言”;“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AIGC实战):AIGC文本生成与辅助写作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统编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说课稿.docx VIP
-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与活动指导全套完整课件教学课件.pptx VIP
- 【河北梆子剧本】卖妙郎.pdf VIP
- 2013款别克昂科拉用户使用手册.pdf VIP
- 云内_国六_发动机系统介绍.pdf
- 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实验报告.doc VIP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入团志愿书电子版.doc VIP
-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课件(共21张PPT)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