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春之祭》演奏技法中的泛音运用.pdf
2008年第1期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学术经纬 No.1.2008
l望箜垒兰麴2 :!Q型基坠LQE:!!垦!盟£些!:竖星堕!韭垒基!§:盥!业2兰丝垒旦婴z l坠!:丝2
《春之祭》演奏技法中的泛音运用曰^§用
口姜海超
(吉林艺术学院,吉林长春,130021)
[摘 要】斯特拉文斯基是20世纪音乐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集俄罗斯古典音乐文化与西欧音乐
文化于一身,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春之祭》是斯特拉文斯基的第三部芭蕾舞剧,这部作品在调性.和声、
节奏等诸多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本文通过对这部作品中弦乐器泛音奏法的分析,来揭示斯特拉文斯基在乐队弦乐演奏
技法上所做的革命性的突破。
【关键词】《春之祭》;斯特拉丈斯基;泛音技法;
【中图分类号】J645.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22—1285(2008)01—0024—03
Fedorofitch种织体因素的表现。如作为乐队背景,抑或是带有描写性的
伊戈尔·菲德洛维奇·斯特拉文斯基(Igor
段落,以及特定的音乐主题等,其音响效果十分美妙,引人
Stravinskv,1882—1971),美籍俄围作曲家、指挥家和钢琴家。
人胜。因此,弦乐器的泛音奏法可以说是管弦乐作品中十分
1901年入彼得馒大学攻读法律,1903年师从里姆斯基一柯萨
科夫学习作曲,1909年起写了许多著名的芭蕾舞音乐,享有重要与有效的色彩表现手段,深受作曲家的青睐。斯特拉文
世界声誉。第一次大战期间在瑞士居住,1920年起成为法国斯基在《春之祭》中大量地采用了弦乐器的泛音奏法,从而
公民,1939年开始定居美国,从事指挥和创作活动。他是现极大地丰富了管弦乐队的音响效果,同时也为后来的管弦乐
代音乐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创作大致可分三个时期:俄 创作树立了可借鉴的典范。
罗斯风格时期、新古典主义时期、序列主义时期。 或许与题材有关,作曲家在《春之祭》中较多地采用了
芭蕾舞剧《春之祭》是斯特拉文斯基早期俄罗斯民族风 弦乐器的泛音奏法,其中较集中的应用有六处,而且每次应
格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作曲家在俄罗斯传统音乐的基础 用均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由于篇幅所限,本文潜例只选
上进行了许多大胆的尝试,具体体现为在音乐的各个要素如 择弦乐部分。)
曲调、节奏、和声以及配器等诸多方面都试图摆脱浪漫主义 泛音奏法的首次应用是在作品的第一部分“大地的礼赞”
的影响,从而显露出鲜明的个人风格,同时也预示r作曲家 的引子中,编号[10]o这里,泛音首先以背景的方式m现在
以后的创作发展趋势。《春之祭》不仅是他个^.最具代表性的 低音提琴声部,四把低音提琴分别采用自然泛音演奏属和弦
作品,也是20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该剧在法国香 音,而第五低音提琴则采用加弱音器的常规奏法,第六低音
榭丽舍大街巴黎剧院首演时,曾引起了一场大骚动,遭到了 提琴以拨奏的方式加强大管伴奏声部的节奏性。然而5小节
口哨、嘘声、议论声,甚至恶意凌辱的侵袭。而在音乐家和 之后,这种本来演奏法就很丰富的结合形式又发生了变化.
乐师们中间,这部作品引起的震动则比一场地震还要剧烈。 中提琴以滑奏的泛音演奏装饰性音型,为整个的背景音响增
面对如此带有强烈冲突的和弦、不确定的调性与不平衡的节 添了一种新的色彩。一小节后,小提琴的颧音独奏加入,中
奏,有人表示赞同,有人极力反对,也有人不置可否。 提琴随之亦做出了改变,以类似复调的手法形成了此起彼伏
在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创作中,“音色”这一音乐要素具 交替出现的两个滑奏泛音的旋律线条,分别重复长笛的两个
有相当重要的表现意义。为创造出非同寻常的乐队音响,作 声部,在长笛的高八度形成一种空灵的音响色彩。此时,整
曲家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大胆的探索。如大胆采用乐器的两 个乐队的织体加厚,乐队的音响达到高潮,随后又嘎然而止,
极音区、大量运用乐器的特殊奏法以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润滑油采购合同.doc VIP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 第01 课 数据宝藏在身边 教学设计.docx VIP
- TQGCML 3379-2024 聚醚醚酮树脂复合材料热压成型密封箱.pdf VIP
- 2022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指南.pptx VIP
- DL_T5207-2021水工建筑物抗冲磨防空蚀混凝土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pdf VIP
-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第四版) 全套课件.pptx
- 医院内突发事件上报流程.pptx VIP
- 国外家校社协同研究现状、热点与前沿.docx VIP
- 2018年上半年信息安全工程师上午真题及答案解析.pdf VIP
- 配电网工程不停电作业定额应用指导意见.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