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阈的青少年生命教育研究.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文化视阈的青少年生命教育研究

A Study on Life Education of Teenagers from Cultural Perspective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the Graduate School of Henan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Education in Science By Cui Shuhui Supervisor: Prof.Liu Jiliang March, 2013 I I 摘 要 近年来,关于青少年自杀、他杀等忽视生命尊严与权利的各种现象接连发生,这不 仅会影响青少年的生命价值导向,而且会破坏他们的生命状态,形成残忍、麻木、冷漠 等人格特质。生命教育旨在引导与整合人内部的精神力量,形成完整和谐、能应付生命 危机的人格结构。因此,面对当代青少年漠视生命的种种现象,生命教育就成为解决当 代青少年生命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审视当代青少年漠视生命的种种行为,尤其是对生命权利的无意识暴力现象,解读 其背后的深刻原因,文化是影响当代青少年生命状态的一个重要因素。相对于“书本世 界”、“科学世界”而言,文化构成了青少年生活的“第二自然”。因此,本研究以文化 为视角,以青少年的生命为原点,以多元文化的社会现实为出发点对当代青少年生命问 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带着时代文化中的青少年生命问题寻求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智慧,并 返回现实文化语境,直面多元文化与社会转型下当代青少年的生命迷茫与销蚀问题,对 当代青少年存在的生命问题进行解析,并为青少年生命教育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策略。 本文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为绪论,包括研究缘起、研究目标与意义、 理论基础与核心概念界定、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以及生命教育的历史回顾几个方面。本 研究主要运用文献法、思辨的方法以及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以文化适应理论、文 化资本理论、文化陶冶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中有关生命的理论对生命、生命教育、文化 等概念进行梳理和界定。研究的最终目的一是为青少年生命教育提供理论依据,二是为 青少年生命教育实践提供实践策略。生命教育的历史回顾部分主要运用文献法对生命教 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以时间为主线,以生命教育的发展状态为依据, 将国内的生命教育研究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生命教育的萌芽(1997 年以前);第 二阶段,生命教育的产生(1997 年至2002 年);第三阶段,生命教育的初步发展(2003 年至2005 年);第四阶段,生命教育的迅速发展时期(2006 年至今)。从搜集的文献资 料分析,已有的生命教育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对什么是生命教育没有明晰的概 念;第二,已有的以文化为视角对生命教育进行的研究比较少,且没有将传统文化和现 代文化中的生命元素融入到社会、学校、家庭和社区生命教育中。 论文第二部分(第二章)探析了多元文化时代中的青少年生命状态。多元文化困境 以及社会文化转型给青少年生命个体带来了不可回避的生命问题,从与自然中生命的对 II 立到在社会中的生命困顿,从与他人生命的相遇到与自我生命的对话,青少年生命个体 面临许多生命问题。研究发现青少年生命个体与自然中生命的对立表现为青少年对自然 界生命的不尊重和青少年生态环境意识薄弱。在现代市场经济的牢笼中,在文化的转型 及变动下,青少年与社会的关系呈现出冷漠的状态——青少年生命中的认同危机和青少 年生命个体道德生命危机。网络文化下的青少年生命变异及人伦文化下的青少年生命管 制则是青少年生命个体与他人关系平面化状态的表现。而青少年生命个体的异化,生命 同一性混乱及生命焦虑状态是青少年生命个体与自我关系异化的突出特征。 本文第三部分(第三章)以文化的视角解析青少年的生命问题。从人生存的角度来 看

文档评论(0)

leirenzhansh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