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任务型教学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证研究.pdf
摘 要
写作,作为一种语言输出技能,在语言交流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在实
际的生活中,我们用写作来进行交流,维持社会关系。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用写
作来巩固最近所学的知识。同时,《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明确了大学英语的
教学目的,即“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尤其是在读写方面”。所以如何提高写作教学
的效率,中外学者都做了大量的研究。然而在我国,英语写作的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多年来,尽管不少教师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但写作仍是教学中的
薄弱环节。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法--成果教学法,强调最终作品的准确程度,这种教学
方法的指导下,学生们积累了写好作文必备的准确的语言知识。但是,英语写作教学的
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写作仍然是英语教学的难点。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写作是一份艰巨的
任务,因此需要一种有效的写作教学方法。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指出了改变大学英语教学目的和教学模式的必要
性--从单纯的传授语言知识向即传授语言知识,同时也注重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的教学
目的的转变;从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变。这也标志
着大学英语教育迈进了以学生为中心的阶段。
任务型教学法是由印度的语言学家Prabhu在 1982年提出的,强调在“做中学”以
及“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的教学理念。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二语教学中得到了广泛
的应用。而且也已经在其他的英语技能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像英语听说,翻译等等。
所以,本文试图把任务型教学法应用到英语写作教学中来提高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
因此,为了检测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有效性以及可行性,实验在
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的两个平行班中展开。其中一个班作为实验班,以任务型教学法
进行写作教学。另一个班为对照班,采用传统结果教学法组织教学。三种实验工具:英
语写作能力测试,问卷调查和访谈用来测试实验的结果。实验持续了一个学期,从2010
年9月到2010年 11月。实验后,对实验对象所写作文的评分、访谈及问卷调查的数据
及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1.任务型教学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尤其是在语言运用方面。
2.任务型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以及帮助学生建立写作的自信心。
3.绝大多数学生赞成任务型教学法,尤其是各种任务活动,小组活动以及老师的评
iii
价。学生们参与到各种教学活动中,使学习的过程变得更加容易。此外,各种活动以小
组的形式进行,在同龄人面前,学生们敢于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互相学习。而
且,小组活动激发了学生们的集体主义感和合作学习。在老师批改阶段,老师注重评价
的方式,尽量给予积极并且有建设性的意见。这种方式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推动力,促进
了学生的写作综合素质。
尽管实验的结果表明任务型教学法对大学英语写作有着积极的意义,但仍然有许多
不可避免的缺陷,像研究时间多短,还有小范围的实验对象。尽管这样,还是希望可以
给未来相关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任务;成果教学法;大学英语写作;小组活动
iv
Abstract
Writing, as a productive or creative skill of ones language competence, plays an
indispensable part in language communication. On one hand, writing is a real- life reality,
through which we communicate and maintain social relationship. On the other hand, writing in
classroom teaching is often seen as a means to consolidate language that students have studied
recently. Moreov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的主体意的发展与先秦文学.pdf
- 人类学电影其视觉含义.pdf
- 人间胜境的化变迁——兴坪镇渔村的人文资源与文化传承.pdf
- 人际功能理框架下王熙凤个性化语言翻译对比研究.pdf
- 今文《尚书文学性研究.pdf
- 介入:言语动中的一种评价视角.pdf
- 介词“往”朝”“向”比较研究.pdf
- 介词框架“pAu(来说)”研究.pdf
- 介词框架“X前”的考察——兼论“在X前”与“在X后”的不对称性.pdf
- 仡佬语汉借研究.pdf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