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报中的老年人形象再现分析___以《新安晚报》、《合肥晚报》(1997-2011)为例.pdf

都市报中的老年人形象再现分析___以《新安晚报》、《合肥晚报》(1997-2011)为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川II|1I川川¨f|IIl…1I|fIlll|I…旧 1 Y21 3438 摘要 1997年,中国大陆地区65岁以上老龄人口所占比重就超过了7%,已步入 了老龄化社会。21世纪以来,随着老龄人口增速加剧,国内人口老龄化程度不 断加深。作为其中部省份之一的安徽虽经济社会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但是也早 在1997年迈进老龄化省份行列,而且人口老龄化形势越来越严峻。在这一社会 背景下,本论文立足安徽,以它的两家晚报为样本,从两报的文本层面与社会的 认知层面来立体的分析老年人形象如何被都市报呈现、被社会认知的。 论文选取了安徽省的《新安晚报》与《合肥晚报》两家都市报,以两报1997 年至2011年的新闻报道作为样本,探究在老龄化背景下都市报对老年人形象再 现的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一定量的社会问卷调查,探究媒体对老年人形象的 再现与社会各群体对老年人形象的认知之间的关系。由此,思考都市报如何更好 再现积极正面的老年人形象,服务于老龄化社会。 论文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谈都市报再现老年人形象研究的背景。包括老 龄化社会背景和老年人形象研究的理论背景。 第二部分使用内容分析法分析两家都市报再现老年人形象的特点。研究发现 两家都市报在再现老年人形象时共同存在的“刻板印象”的特点,包括:1.对老 年人报道的数量并没有随老龄化的加剧而增加;2.对老年人形象的再现偏重老年 男性;3.对老年人生活状态的再现以积极面为主,但是消极的老年人形象也占很 大比例;4.农村老年人的再现较少;5.以再现私人生活领域为主。6.老年人更多 作为政策或活动中的配角,是老年人政策或者志愿者活动的受恩者。 第三部分是续对都市报中老年人形象再现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思考老年人形 象刻板再现的原因。主要探讨了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正面形象的更多再现与政 治宣传有关。第二,老年人的话语权上的弱势造成了老年人再现比例偏低;第三, 老年人性别再现失衡与女性在话语上的弱势地位有关;第四,与城镇相比,农村 地区较低的社会购买力决定了都市报对农村老年人数量上的较低的再现,内容上 的较多负面再现; 第四部分探讨媒体再现老年人形象是否影响受众对老年人的认知。通过问卷 的调查粗略发现,媒体对老年人形象的再现与社会群体对老年人形象的认知之间 并不完全一致。老年人形象在媒体报道中更多正面积极的形象出现,而受众特别 是老年受众对媒体再现的老年人形象的认知以消极负面为主。 第五部分论文的结论与建议。探讨了都市报对老年人的报道的策略,并对论 文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老年人形象;都市报;再现;老龄化社会 II Abstract Since the ofChina’s overthe 1997, proportion agingpopulationage of morethan7 of65 thetotal hasreached soChina population percent, hasenteredthe Fromthe 21st China’s society. beginning aging century, hasbeen thelevelofChina’s agingpopulaCion

文档评论(0)

liyb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