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一语文必修3全册同步练习:第五课 杜甫诗三首3.doc

高一语文必修3全册同步练习:第五课 杜甫诗三首3.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单元 第五课 杜甫诗三首3 一、双基夯实 1.下面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渚清沙白鸟飞回 B.无边落木萧萧下 C.万里悲秋常做客 D.艰难苦恨繁霜鬓 【答案】 C 做——作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阿Q、祥林嫂、孔乙己、闰土,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都出自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 B.大厅里摆放着一块天然形成的奇石,形状酷似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真是巧夺天工。 C.为应对金融危机,美国政府只好拆东墙补西墙,挪用巨额资金向濒临破产的银行注资。 D.上大学不是为得到一纸文凭,把它当作求职的敲门砖,而是为了学习知识、提高素养。 【答案】 B 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4月1日开始,北京大幅提高重点区域停车费,这是继车辆限行、摇号限购政策之后,北京实施的又一“治堵新政”。 B.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使我们可以通过社交服务网站与朋友保持更加直接和方便的联系,扩大交际范围。 C.在连续遭遇本赛季的五连败后,湖人队的处境令人堪忧,如果后两场比赛再失利,湖人队将跌落至西部赛区第四名。 D.房龙善于用轻松俏皮的文字撰写通俗地理著作,所以他的《房龙地理》能够从历史的角度阐释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答案】 A B成分残缺,缺主语,应去掉“随着”或“使”。C“连续……五连败”搭配不当,“令人”和“堪”成分赘余。D不合逻辑,强加因果,分句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4.下列依次在①②③④处填入的词语和句子,语意和衔接都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__①__。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随着汉语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 同时,中国诗歌的格律也在逐渐严密化,从自由体走向格律体。但格律体确立之后,自由体仍不衰退,而是和格律体并存着,各有其特长。就一个诗人来说,固然有人__②__自由体,有人__③__格律体,但两方面的训练都是具备的。在自由体与格律体之间__④__没有分成派别。它们互相补充,各擅其能,共同促进中国诗歌的繁荣发展。 A.①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 ②善于 ③善于 ④始终 B.①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 ②擅长 ③擅长 ④始终 C.①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 ②擅长 ③擅长 ④最终 D.①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 ②善于 ③善于 ④最终 【答案】 B 5.选出对《登高》对仗理解不当的一项 A.首句的“风”“天”“猿啸”分别与下句的“渚”“沙”“鸟飞”对仗,读来富有节奏。 B.颔联的对仗十分精工。“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沉郁悲凉的对句出神入化。 C.颈联的“万里”“百年”和上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 D.颈联表现感情,“万里”“百年”分别从纵 时间 、横 空间 两方面着笔。 【答案】 D 纵 、横 颠倒 6.下面对《登高》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中写登高所见的秋江景色,抒发了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感情。 B.本诗第一二句写诗人的所见所闻,一连出现了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特点。 C.有人认为本诗第三四句“无边”“不尽”两词多余,其实正是有了这两个词,诗的意境才显得更为广阔深远,气象万千。 D.诗的最后两句,写外界环境带给作者的艰难苦恨和自身随着年龄增长而白了的头发,使得自己连喝酒的兴致都没有了。 【答案】 D “新停浊酒杯”的原因是因为老病。 7.对《登高》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诗情景交融,气象宏伟,悲凉的景物融合了诗人心头的悲凉。 B.诗中“萧萧下”绘落叶之声,“滚滚来”状江浪之势,正衬托诗人宽阔的胸怀。 C.诗中“万里”与“无边”对应,“百年”与“不尽”呼应,这就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把诗人的忧思表现得既深且广。 D.本诗是一首七律,中间有两联对偶,韵律和谐;每句都是四个节拍,如“风急/天高/猿/啸哀”。 【答案】 D “每句四个节拍”错。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开篇用十分凝炼的语言,描写了富有特征的六种景物,使形态、声音、色彩一一得到了表现。 B.颔联采用了拟人衬托的手法,借“落木”、“长江”喟叹生命短暂,而时间无穷。 C.颈联的“万里”“百年”与颔联的“无边”“不尽”有相互呼应的作用。 D.结尾的两句分承“作客”和“多病”。诗人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含蕴丰厚。 【答案】 B 无拟人 二、本文精品 阅读《登高》,完成9~11题。 登 高 杜 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

文档评论(0)

63589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