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纳米材料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铜纳米材料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

Preparation and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of Copper Nanomaterials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the Graduate School of Henan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Science By Zhang Wenfeng Supervisor: Prof. Sun Lei Date: June, 2013 摘 要 摘 要 近年来,病原性微生物引发的全球性流行病不断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而且由于抗生 素的滥用,越来越多的细菌产生了耐药性。以银、铜等金属纳米材料为代表的无机抗菌 材料因具有高效、安全等特点,逐渐成为功能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采用简便的液 相化学还原法制备了不同粒径和不同形貌的水溶性Cu 纳米材料,采用多种现代分析手 段表征了Cu 纳米材料的结构和形貌,并通过多种方法研究了Cu 纳米材料的抗菌性能。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1. 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分别制备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羧甲基壳聚糖(NOCC) 修饰的花状铜纳米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 射线 粉末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和差热分析仪(TGDTA)等对 所得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样品具有面心立方铜的晶体结构; SEM 观察下,铜纳米颗粒以PVP 和NOCC 为模板自组装成为花状结构。分别通过抑菌 圈法和肉汤稀释法测试了样品对三种常见菌种的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 小杀菌浓度(MBC) 。结果表明,所制备样品对大肠杆菌(E. coli) ,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 及绿脓杆菌(P. aeruginosa)均具有优异的抑菌杀菌作用。 2. 以聚丙烯酸(PAA)为表面修饰剂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得到不同粒径大小的铜纳 米颗粒,采用XRD 、TEM、FTIR 、TG 和导数热重法(DTG)、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 等表征手段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样品具有面心立方铜的 晶体结构,平均粒径为40-200 nm 。采用抑菌圈法、肉汤稀释法等研究了铜纳米颗粒对 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胞杆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绿脓杆 菌)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PAA/Cu 对以上菌种均具有优异的抑菌效果。同时,通过 分析细菌的生长曲线以及观察纳米铜作用前后菌体的形态变化,推测纳米铜的杀菌机制 为破坏细胞膜结构或抑制细胞分裂增殖。 3. 以单链季铵盐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DDBAC)为修饰剂,采用液相化学还 原法通过调节溶液的 pH 值和改变水合肼的添加量分别制备出了季铵盐修饰的 Cu 和 Cu O 纳米微粒。采用XRD 、SEM、FTIR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等表征手段 2 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同时,采用肉汤稀释法研究了所制备产物对革兰氏阳 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胞杆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的抗 I 铜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 菌性能。结果表明,几种样品的抗菌性强弱顺序为:Cu/DDBAC Cu Cu O/DDBAC

文档评论(0)

leirenzhansh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