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文摘要
萧红是一位具有现代精神气质和艺术理想的先锋作家。从创作伊始,她就开
始了生命探索的苦旅和生命本体的叙述,她是如此悲剧性地承担着生命中所有的
悲欢意义,在漫长而孤独的精神之旅艰难行走。在她的小说中,她的笔锋往往穿
透生命表层现象而直达生命的底层,剥析出人性的荒芜、命运的悲剧、魂灵的孤
独、人生的荒诞等等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创伤。从人的存在哲学、生命哲学
层面昭示了人生、人类所面临的永恒的精神困境,具有鲜明的现代意识和哲学品
格。
眼下,我们再度回首萧红现象与萧红创作,新世纪的深邃眼光和宽广视野为
我们的萧红研究提供了新的时空观念和历史意识,正是基于这种诱惑,本文试图
重新探讨萧红小说在对生命形式及生命意识的追求与表现中呈现出的深刻理解。
全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四个部分。
引言主要指出萧红的个性化的文学观使她的作品不论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
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行文气质,作家的创作个性和风格形式在文学创造中得
到充分的展现,实现了现代意义的人的自觉与文的自觉。
正文从四个方面展开阐述。
第一部分:苦难之痛。读萧红的小说,一个比较明显的阅读感受是:苦难无
处不在,生命的悲苦如幽灵般纠缠着萧红笔下每一个人的灵魂。主人公几乎无一
不充满不幸的命运和极度的痛苦,受苦成了个体生存的永恒境域。这种强烈的泛
生命悲剧意识给作品抹上了极其抑郁黑暗的精神底色。在这里,苦难不是一种遭
遇,它不会很快过去和暂时消失的,而是作为一种存在,它将贯彻在人的整个生
存之中,永不会消失。
第二部分:荒漠之痛。萧红所敞开的世界,是一个荒原般的世界。生死场是
荒漠的,后花园里的磨房是荒漠的,呼兰河城是荒漠的。总之,萧红笔下的-10-界
如同一个被蛀空了的巨大牙齿,麻木无知是其最真实的表达。该世界里的人如木
石一般悠悠,浑浑噩噩地度着不知生不知死的生活,丧失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情感
主体性和思想主体性。作为生命的个体,这些人的存在可以被注销,他们只是生
与死之间一个无意义的漂流物。
第三部分:孤独之痛。萧红的孤独内蕴有着两个层面,它既是生存层次的孤
独,又是文化层次的孤独。这两种孤独相互濡染相互胶着,作者实际生活身处边
缘地带的孤独情感往往投射到创作中,在文本中常常附着,弥漫开来,自身与文
本发生了同质同构的契合。阅读文本时我们深重地感应着一颗心灵的孤独。
第四部分:荒诞之痛。在这方面,萧红的小说不能说表现得相当典型,但荒
诞意识的身影还是隐约可见的。虽然这种荒诞性不成熟、不充分。但不足以导致
对它的否定和无视。置身于萧红小说的情境中,我们就会在一种总体的悲剧性氛
围中获得对于存在荒诞性的理解。当然,萧红的荒诞不是她先验思想的明确表达,
而是来自于作品的客观意蕴和我们的阅读感受。毕竟萧红写作的原创动机不是表
达荒诞,而是生存的苦难绝望,但她在表现人的苦难绝望时表现出了隐蔽的荒诞
意识。
所有这些方面集束成一道哲学的烛光去烛照无边的人类生存黑暗之域。在这
烛照的过程中萧红获得了永恒,可以说这是认识萧红的一条捷径。
结语主要是对萧红小说进行一种总体概括。萧红不只是写出了个体生活的存
在形式,更重要的是还写出了民族某种性格的生命存在形式。在创作中萧红对中
国人生命过程做出了历史性的文化哲学解释,即以现代意识透视,以现代形式表
现现代中国人的民族灵魂。揭示现代国民众生相,发掘民族劣根性,从而激起重
塑民族灵魂的愿望。我们说萧红在这里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人生的角落,这个角落
不像当时小说家所展现的世界,它是另一个世界,另一种真实。
关键词:苦难 荒漠 孤独 荒诞
Abstract
XiaoHongisapioneerwriterwhohasthemodernspiritandtheimageofart
thebeginning,shehasalreadydiscussedthepainjourneyofthelifeandthe
expressionofthelifeontology.Shepessimisticallyshouldersthepainandhappinessof
alllife,andmoveonthelongandlonelyspiritualjourney.Inhernovels,sheexpresses
thebottom ofthelifethrou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社会转型期农村养老模式的分析__--__一种权宜性的、过渡性的、多支柱的制度安排.pdf
- 社会转型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其教育途径的分析.pdf
- 社会资本__--__对我国的中小私营企业发展的社会学思考.pdf
- 社区建设:模式比较和现实选择__--__乐成镇社区建设的实例的分析.pdf
- 身份界定和文化融合__--__奥尔罕·帕慕克作品的探索性特征研究.pdf
- 身份危机和性别政治__--__美国华裔戏剧中的男性气质的分析.pdf
- 深圳经济特区边界管理线的发展趋势的分析__--__对深圳经济特区边界管理线的回顾与展望.pdf
- 深圳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分析.pdf
- 神经内镜下经鼻内-蝶窦外科的解剖与临床对比的分析.pdf
- 沈从文作品的生命哲学.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