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是与非:网络世界的选择与挑战.docVIP

互联网的是与非:网络世界的选择与挑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互联网的是与非:网络世界的选择与挑战.doc

童志强:皖南事变发生原因新探 发布时间:2011-12-16 09:28 作者:童志强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2235次   摘要:从两岸档案史料综合分析可证,皖南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国民党容不得新四军 在华中敌后迅速发展壮大。要求新四军于1940 年12 月底前北移和不准攻击兴化,是蒋介石划定 的两条底线。蒋介石确有围剿新四军的周密预案,但是并没有在茂林设直陷阱。顾祝同也只求新 四军渡过皖北。由于皖南新四军选择南走茂林的错误路线,又轻率地过平坦露行动目标,从而给第 三战区制造皖南事变提供了机会。皖南事变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中无法回避的一页痛史。   2010 年4 月,笔者应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之邀,自费赴台作访问学者,得以有机会查 阅蒋介石大漠档案等有关资料,看到不少未经删改的与新四军和皖南事变有关的档案。中国的抗 日战争是在一国之中3 种政权(国、共、伪)4 种军队(国、共、日、伪)并存的情况下进行的,其复杂性 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诸国所罕见。尽管国共两党结束了10 年血拼,第二次合作携手共同抗 日,但由于貌合神离、各有所图,一个想借手合作溶解对方,一个想通过抗战壮大自己,由此决定了 在合作抗日的过程中大小磨擦不断发生。皖南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国民党当局容不得新四军 在华中敌后迅速发展壮大,但是蒋介石、顾祝同、上官云相为什么在1941 年1 月6 日这一天在皖南 茂林地区下令发动事变,则与皖南新四军的决策失误有直接的关系。本文试从两岸史料综合研究 分析着手,对皖南事变发生原因作新的探索,以就正于方家。文内所有资料引文,凡两岸共有者,均 用大陆出版物作注释,以方便读者查阅。   一、国民党确有制裁新四军的周密预案   新四军成立之初,其江南部队归顾视同第三战区节制,江北部队归李宗仁第五战区节制。抗战 初期双方配合默契,关系融洽。在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和台北”国史馆“中,均保存大量国民党 表彰新四军”精忠报国“、”英勇杀敌“、”不胜钦佩“之类的嘉勉电文。诚如陈毅所言”上峰前后嘉奖 电文数十余通〉即顾祝同、上官云相等亦俯首帖耳,甘拜下风,屡电驰贺者再,此固事实之昭然,非可 以浮词粉饰者也。   然而蜜月短暂,好景不长,随着国民党政策的转变,从1939 年夏天开始,在其内部文电中逐渐 出现对新四军”制裁“飞、”剿办“飞、”以遏乱萌“等用语。1940 年夏天,华中磨擦日趋紧张,重庆军委会 办公厅为避免出现制裁新四军时宣传方面的被动,建议”对该军奖勉电文宜减少,措词亦酌量慎重, 免被假借扩大宣传“。①从此以后再也不见对新四军的任何嘉奖。   国民党之所以停止内战,承认国共第二次合作,固然是由于日军大举侵华、寇亟祸深,民众抗日 呼声日隆之形势所迫,另外还有一个原因,用蒋介石本人后来的懊丧话说,是”自信太过“。②自信 什么呢?自信能借国共合作寻机吞并共产党。蒋介石曾公开向中共领导人表示”我的责任是将共 产党合并国民党成一个组织……此事乃我的生死问题,此目的如达不到,我死了心也不安,抗战胜 利了也没有什么意义。咱孰料经过两年多抗战,中共领导的敌后武装不仅没有被消灭或削弱,反而 越发壮大了,八路军、新四军由成立时的5 万余人发展到50 万之众,这是蒋介石做梦也没有想 到的。   武汉失守以后,在日本的诱降和英美的劝降论调影响下,国民党阵营内部的妥协投降逆流逐步 抬头。在得到偏安西南的喘息机会后,蒋介石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中共及其敌后抗日根据地,正如 他1939 年1 月6 日日记所述“目前急患不在敌寇,第一在共党之到处发展,其次则在沦陷区游击 队之纷乱。”④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和五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一系列所谓处理异党活动办法的反共秘 密文件,从政治限共发展到军事限共,在华北磨擦被八路军粉碎之后,转而将磨擦重心由华北转移 到华中。   华中新四军尽管发展迅速,但是饷弹两缺,且分散于大江南北、淮河之滨,处于日伪军和国民党 军队分割包围之中。为此,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经过深思熟虑,几次向延安建议派八路军主 力越陇海路南下,江南新四军主力北上,合力开辟苏北敌后,以打开华中局面,达成中共六届六中全 会确定的发展华中的战略任务。1940 年3 月21 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出八路军增援华中的指示。⑤ 绝非巧合,就在延安下令八路军增援华中的次日, 3 月22 日,在蒋介石、何应钦主持下,军令部制订 了《剿办淮河流域及陇海路东段以南附近地区非法活动之异党指导方案)) ,该方案在第一部分“方 针”中明确“国军以肃清淮河流域及陇海路东段以南附近地区异党之目的,以李品仙、韩德勤各集 团之一部,进出于淮南路以东及洪泽湖以南地区,以李仙洲军(附骑兵一师〉与韩德勤部之一部,进 出于淮河以北地区,将该地区内非法活动之异党压迫于大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