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良好秩序”社会的选择与伦理意蕴-论文.pdf
2014年 1月 唐 都 学 刊 Jan.2014
第30卷第 1期 TangduJournal Vo1.30 No.1
【伦理学研究】
“良好秩序”社会的选择与伦理意蕴
陈庆超
(华侨大学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摘 要:秩序社会强调的只是社会运行所具有的稳定、有条理的外在特征,它并不内在蕴含伦理的规范性要
求。良好秩序社会则在强调有秩序的同时,也重视在社会生活中对个体发展所必须具备的 “基本的善”的提供。良
好秩序的选择不仅对于个体生存和发展具有保护性和发展性的双重伦理价值 ,而且它也是社会整体进步的基本条
件和重要保证。
关键词:良好秩序 ;伦理意蕴;基本的善
中图分类号:B8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1—0300(2014)01一OOO6—05
收稿 日期 :2013—11—15
基金项目:福建省社科规划青年项目《乌托邦精神的时代价值:基于发展伦理的视角》(2012C109)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庆超 (1981一 ),男,福建泉州人,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哲学博士,
主要从事德性论和社会发展伦理研究。
一 、 “秩序的相关界定 二、秩序社会的类型
在讨论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先指出,在此所讨论 秩序社会似乎是人们所追求的良好社会,但实
的 “秩序”仅仅是在 日常生活语词用法意义上的 “秩 际上,秩序只是 良好社会的一个充分条件,它本身并
序”,它强调某一社会 中的人们在其生产和生活中 非直接就是 良好社会 ,某个社会可能秩序井然,但是
依据人为的力量而建立起来的某些规则,以及在这 在许多有理性的思想家们看来,这样 的社会可能是
些规则的引导与规约下,该社会在某段时间内处于 一 个极度恐怖的社会 ,因为在这样的社会里缺少着
稳定运行的状态。日常生活语词用法意义上的 “秩 一 些基本的伦理精神和价值关怀。我们可以假设存
序”区别于特定社会语境中所使用的 “秩序”,在后 在 S1、s2、s3、S4等几个不同形态的秩序社会,它们
者的语境 中,整个宇宙的运行具有一定的规律和法 的大致情况如下:
则,这些法则能够把宇宙中的每件事情都 以适配其 S1是一个较为封 闭社会 ,在这样 的社会里,人
功能运行的方式安排成为一个稳定、圆满的秩序整 们在一个先知的权威指导或者是在一个地位较高的
体 ,因此 ,在这样 的社会语境 中,秩序 内在已经包含 首领的领导下,各安其事,各行其职。生活在这样社
着正义与公正的因素,其本身就是一个具有褒义色 会 中的人们无须为 自己的行动做过多的考虑,所有
彩的词汇。相反,日常生活语词用法意义上的 “秩 的一切疑惑都可以从先知那里找到答案;他们也无
序”则可能只是强调社会稳定运行、有条不紊的表 须过多地考虑 自己的相关事务,例如婚姻与配偶问
象,它不关心这些表象背后的价值 内涵。因此,这种 题、子女问题、工作 问题等等,因为首领都能够安排
“秩序”是一个中性的词汇,可 以用于形容某些对主 好这一切事务 。总之,在 S1中,一切秩序井然,人们
体而言是好的事物,也可以用于形容对于主体而言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复一 日。
是恶的事物。关于 “秩序”的这个简单界定非常重 S2是个等级差异严重的社会 ,它 由具有 自由身
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我们”在“田野”“散步”——《散步》教学实录-论文.pdf
- “战略东移”和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论文.pdf
- “护犊子”式法意识:本土语境的阐释-论文.pdf
- “抬故事”考察及其戏剧史意义探讨-论文.pdf
- “探索人生的意义”教学设计-论文.pdf
- “提封田”考问题的提出-论文.pdf
- “改造型”致密砂岩气藏特征:以吐哈盆地巴喀气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为例-论文.pdf
- “教之以政”的社会管理方法——《管子·五辅》篇“得人之道”与构建和谐社会-论文.pdf
- “敬畏”“虚静”“入境”:朱熹的解释学路径-论文.pdf
- “文学生活”概念的提出、内涵及意义-论文.pdf
- “薄浅湿晒”灌溉稻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研究-论文.pdf
- “观念的自由”与“自由的传媒”-论文.pdf
- “解严”后台湾家族书写的特征与意义-论文.pdf
-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困境及冲突研究-论文.pdf
- “诗画一律”与中国古代图文关系的重构-论文.pdf
- “语境参数理论”视角下的诗歌英译研究——张九龄《望月怀远》之意美阐释-论文.pdf
- “谁是孙子”质疑及其他──读田昌五《孙子里籍辨误》-论文.pdf
- “质”而生力 “疑”而生效——谈音乐鉴赏教学中质疑意识的缺失及培养途径-论文.pdf
- “述而不作”的历史内涵及其编辑学意义-论文.pdf
- “间田”非“王田”辨——兼评王莽王田-论文.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