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5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地震.ppt
震源和震中 震源:地震的发源地 (一般位于地表以下0~300km处)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处 (一般受地震影响最大) 震前低空大气的发光是一种气体放电现象。 科学解释 前不久,美国地质学家解开了这个谜。原来,当地面发生裂缝时,有一股巨大的剪切力,迅速地将地层岩石以上下方向切开。不难理解,剪切中的岩石温度非常高,运动摩擦便产生了电荷。与此同时,地震发出的热量把地球表层中的水变成蒸气,也就是由液体变为气体,而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于是电荷便将氢气点燃,发出光亮,所以,人们看到这闪电般的光好象是从地缝中发出的。 不过,这种地震光只有强烈地震时才能出现。 面积比较小就意味着你周围可以有更多的墙体帮你承担重量 最好的就是蹲在小房间的一个墙角 这样上方有落物时 房间的四面墙会保护你免受冲击 学习完本课后,我们选一选,比一比,看谁掌握的多 地震逃生.swf 家中 在家中选择结实的家具或柱子边, 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 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吊灯等高耸后悬挂物。 在户外怎样避震 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以免摔倒; 跑向人多的地方; 可以躲在高大建筑物下、避开悬挂物、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 震后体会: 地震时床和桌底下是相对比较安全的地方,埋压后不要惊慌、乱喊、乱挣扎以保存体力,首先应设法解决呼吸问题,这是自救的首要一步,否则即使没砸伤,也容易因窒息死亡。 地震防范 答:①发生地震时,要快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或躲到面积较小的房间里和桌子底下.②建造抗震的建筑物。 讨论: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少地震所造成的危害? 候风地动仪: 历史上第一个记录地震的仪器,是公元二世纪由中国科学家张衡发明的。它可以侦测到大地的轻微地震,也能判断震中的大致方位。 5、地震预报、防范 许多现代化的地震观测站,把地震仪设置在偏远的地方或放入很深的地下洞穴内,以免地震信号受到火车、飞机及各种钻挖工程的干扰。 携带型地震仪: 携带型地震仪非常适合侦测大地震后的余震以及火山爆发所引起的地震。 地震结构示意图 地震的有关概念: 1、概念;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 的震动现象 2、震源:地震的发源地 3、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处,一般受地震的影响最大。 4、震中距:各点离震中的距离。 5、震源深度:震源距地表的垂直距离 * * 第5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地震 1、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2、地震有哪些要素? 5、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减少地震所造成的危害? 4、地震的危害?(说说) 3、地震的分布? 6、地震的预报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力量使坚硬的地壳产生断裂、移动造成的 环太平洋地区, 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带状分布 ) 震源 震源 震中 震源深度 地震有哪些要素? 地震类型 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 人为地震 科学家按照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分为不同的 等级,地震每增加一级,能量约增加33倍。 3级 4—5级 6级 7-8级 9-10级 11-12级 少数人有感,仪器能记录到。 睡觉的人会惊醒,吊灯摆动。 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 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房屋严重破坏,地表裂缝很多,桥梁断裂,铁轨变形。 毁灭性的破坏。 地震的主要分布:(与火山一样) 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这些地区正处于板块的交界处:由于板块的碰撞,地壳运动剧烈,容易发生火山活动和地震。 近年来世界发生的一些重大地震灾害 7.5万人死亡。350万人无家可归 7.6 南亚 2005.10.8 30万人死亡或失踪 9.0 苏门答腊岛地震引起海啸 2004.11.26 死:8万多人 伤:10多万 8.0 中国四川汶川 2008.5.12 死:11620人 失踪:16464人 9.0 日本地震引起海啸,核泄漏 2011.3.11 死:2064人 伤:12335人 7.1 中国青海玉树 2010.4.14 死:5136人 伤:2000人 8.5 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 2005.3.28 伤 亡 震 级 地 点 日 期 我国地震带示意图 2010.4.14 8.青海玉树地震 2008.5.12 7.四川汶川地震 1976.2.25 6.四川松潘地震 1976.7.28 5.河北唐山地震 1976.5.29 4.云南龙陵地震 1975.2.04 3.辽宁海城地震 1974.5.11 2.云南昭通地震 1973.2.6 1.四川炉霍地震 日 期 地 震 名 称 我国最严重的八次地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