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棉纺织服装企业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棉纺织服装企业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棉纺织服装企业当前面临的
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今年以来,我市棉纺织企业发展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进入3月中旬以后,由于受人民币升值过快、生产成本上升、货币紧缩政策、原棉价格波动幅度较大、服装出口增速减缓等诸多因素影响,大部分棉纺织企业产品积压较多,生产经营困难,棉纺企业利润大幅下降,部分中小企业采取了限产、停产等措施。
据了解,全市177家棉纺织企业中,有53家企业停产,占全市棉纺织企业总数的29.9%;有78家企业限产,占全市棉纺织企业总数的44.1%。我市棉纺织企业目前面临着严峻困难和挑战。对此,我们近期采取各种方式对全市棉纺织服装企业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并针对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或建议。
一、全市棉纺织服装行业的基本情况及运行形势目前,我市有纺织服装企业423家,拥有棉纺织、化纺、绢纺、色织、针织、丝绸、化纤、印染、服装等10多个门类,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产业体系;全市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234家,棉纺织企业177家,毛纺及纺织品企业25家,丝绢纺织及精加工企业6家,纺织制成品及纺织服装企业26家。其中10万锭以上企业6家,2万锭以上企业34家,1万锭以上企业79家,50001万锭企业142家;大型企业6家,中型企业23家。南阳纺织服装企业主要分布在***县、***市、***、***和***,尤以***居多,占一半以上。全市拥有229.06万锭(其中气流纺1.8万头,折合19万锭),织机8000台(其中无梭织机1011台),固定资产达到139.8亿元,从业人员8万人,年产棉纱120多万吨,织布3.9亿米。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棉纺织服装企业生产纱线50.4万吨,同比增长11%;生产布料1.97亿米,同比增长7.5%;生产服装679.5万套,同比增长9.3%;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57.3亿元,同比增长19.7%;实现增加值55亿元,同比增长5.8%;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13.7%、14.9%。全市棉纺织企业上半年仍然能够保持平稳增长,得益于一季度较好的市场形势。
二、全市棉纺织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人民币持续升值,棉纺织品出口严重受阻。由于纺织服装行业对外市场依存度较高,棉纺产业对人民币汇率变化相对敏感。受人民币兑美元持续升值,国际货币及国家出口退税政策影响,外贸订单减少,同时由于生产成本的提高,许多国外的订单转移到印度、东南亚等地区。随着国内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许多企业对下半年纺织形势不乐观,面对新的订单企业更为谨慎,企业盈利水平严重下降,对利润较低的纺织业发展更是雪上加霜。
据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测算,在其他生产要素成本和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1个百分点,企业利润就也减少1%。人民币再升值,企业就不得不提高产品报价, 无疑会削弱出口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无法避免地流失掉一些客户的订单。同时,出口以美元结算,而且都有一定帐期。如果人民币持续升值,汇率变化较大,势必造成企业无法签订长期合同,出口业务运作困难。由于无法预测人民币升值速度、幅度,外贸企业不敢接长单,担心出现亏损;生产型企业明知接单亏损,但也不敢轻易停产。
(二)行业产能过剩,库存积压严重。人民币持续升值,行业出口减缓,国内市场产能过剩,产品供大于求。棉纺织企业订单减少,使我市棉纺织产品滞销,库存积压严重。如***集团现库存棉布80万米,棉纱230吨,棉花100吨,每月以25万元亏损额递增。此外,我市棉纺织企业的产品多为棉纱、坯布等,产品趋同性强,产业链条不优化;多为初、低端产品,企业盈利空间较少,抵御市场波动风险较弱。我市棉纱产品产主要销售集中在广东、福建、江苏等东南沿海地区,价格恶性竞争现象不断,极易受到国内行业大势的影响,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高。
(三)棉价持续下跌,波动较大。去年,在原棉价格暴涨时,不少上游加工企业都参与了囤棉运动,助长了棉价不断上涨。今年3月下旬以来,由于国家信贷政策趋紧、棉花种植面积和进口棉花不断增加,以及棉价“高处不胜寒”等因素综合作用,市场炒作的风潮渐退,棉价持续下跌,大幅波动;加之产品出口增速减缓,纱线、坯布需求随之下滑,产品出现滞销;进入四月份以来,我市纱、布产量环比下降9%左右。同时,随着需求减少,纱线、坯布价格也出现大幅下跌,棉纺企业利润大幅下降,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迫使部分中小企业采取了限产、停产等措施。由于市场买涨杀跌,下游企业担心棉价继续回落而不敢购进棉纱、坯布,多数企业持单观望,延迟采购,等待棉价企稳。另一方面,弱势形态下下游纺织企业接单较为谨慎,今天的库存也许就意味着明天的亏损。对棉花后市的不确定性预期,使得整个纺织链条的企业如履薄冰。
2009年,棉花价格从1万元/吨起一直上升到今年3月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