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民俗学论文浅谈灵石县的民俗风情.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俗学论文浅谈灵石县的民俗风情

民俗学 课程名称:浅谈灵石县的民俗风情 学院:文理学院 班级:计算1202 姓名:吴婷婷 学号:20120909303 日期:2014.5.17 内容摘要:民俗,就是世代相传的民间生活习俗。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民俗传统的国家,在中国境内土生土长的各民族中,都有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各类民俗文化,代代传承。这些民俗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增加了民族凝聚力。有“燕冀之御、秦蜀之经”之称的灵石县更有自己独特而富有内涵的民俗风情。 关键字:灵石县 民俗 正文:灵石县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市南端。隋开皇十年,隋文帝杨坚北巡挖河开道,获一巨石,似铁非铁,似石非石,其色苍苍,其声铮铮,上有大道永吉四字,文帝以为瑞,遂命名为“灵石”,割平周县西南地置为灵石县,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经过那么长时间的发展,灵石县人们在生活习惯,居住建筑等方面逐渐生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而有趣的民俗风情。 一、从居住建筑看灵石 王家大院建筑特色 灵石名胜荟萃、钟灵毓秀。全县共有文物古迹46处。王家大院以其雄伟的建筑艺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民间故宫”、“山西的紫禁城”和“华夏民居第一宅”,更有“王家归来不看院”之美誉。王家大院的建筑,有着 “贵精而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的特征。且凝结着自然质朴、清新典雅、明丽简洁的乡土气息。在古建范畴,它的艺术内涵可谓贯穿种种,无所不包。 王家大院所在之地居高临下,负阴抱阳,占据静升村北山的黄土高坡,背阴可以阻挡北风,向阳能使阳光照射充足;凭借坡间由北而南的天然排水沟,可保证宅居地 “高无近旱而水用足”,既无水灾之患,亦无缺水之虞;依山面水,居高可以望远。前览俯视,田园漫漫,河水潺潺;环顾四周,群山连绵,气象万千。夏日层峦叠翠,冬来银装素裹,一幅美妙的自然山水画尽收眼底,实为理想的宅居宝地。 王家大院的建筑格局,继承了我国西周时形成的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既提供了对外交往的足够空间,又满足了内在私密氛围的要求,做到了尊卑贵贱有等,上下长幼有序,内外男女有别,且起居功能一应俱全,充分体现了官宦门第的威严和宗法礼制的规整。高家崖建筑群大小院落35座,房屋342间,主院敦厚宅和凝瑞居皆为三进四合院,每院除有高高在上的祭祖堂和两旁的绣楼外,又都有各自的厨院、家塾院,并有共用的书院、花院、长工院、围院。周边堡墙紧围,四门择地而设。大小院落既珠联璧合,又独立成章。上下左右相通的门多达65道,给人以“院内有院、门里套门”的迷宫式感觉。红门堡建筑群,是堡,又似城,依山而建。从低到高分四层院落排列,左右对称,中间一条主干道,形成一个很规整的“王”字造型。同时隐含“龙”的造型。堡内88座院落各具特色,无一雷同。在如此复杂多变的深宅大院里,主仆起居习俗,多有规矩,不可逾越。充分显示了建筑的时代性、社会性和民族性,同时也呈现出它在传统基础上的变易性、平衡性与保守性三种态势。 建筑融历史、哲学、力学、美学为一体,多采用前院为木构架形制,后院为两层窑楼,底层为前檐穿廊的窑洞,二层为梁柱式木结构房屋的整体建筑形式,构成了典型合理的梁柱式木结构建筑与砖石窑洞式建筑相结合的建筑形式,且结构附件装饰均绚丽精致、雍容典雅。如穿廊上的斗拱、额枋、雀替等处的木刻及柱础石、墙基石等石刻装饰,形式多样,做工极佳,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北方民居 “坚固、实用、美观”的建筑特点。其院落布局,虽大都为多进式院落,但样式多变,组合得体。 整个建筑设制,集官、商、民、儒四位于一体,既遵循了中国古代传统的阴阳五行之说,又合乎尊卑有序,内外有别的伦理道德礼制,同时还在建筑的局部和细微之处,汲取了南方园林建筑的设计风格,将造院技巧与造园艺术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王家大院建筑艺术的又一大特色。如此种种,将大院建造成多元文化融为一体的艺术大殿堂。外观,堡墙高筑,顺物应势,形神俱立,气宇非凡。入堡观览,庭院深巷,曲幽多变,巧妙连缀,有如迷宫。真是博大精深壮观,天工人巧地利。在保持北方传统民居共性的同时,又显现出卓越的个性风采,不愧为我国民居建筑艺术精品。 普通人民的居住场所 与王家大院的居住建筑相比较,人民的住房就呈现朴素简易之特点。居住在黄土高原的灵石人民,由于土层厚实、地下水位低的特点以前以土房为住房,这种住房不仅冬暖夏凉,而且不占耕地面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平房兴起,楼房也拔地而起但是其建筑的共同特点就是坐北朝南,注重内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砖瓦、石、土砌护墙。 二、从饮食特色看灵石 (一)甜荞面凉粉 在东山地区有一种传说,从前赵匡胤由黄泽关到山西,正是暑伏天气,走到南岔贯寺,已是人困马乏,想吃

文档评论(0)

jiqinyu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