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施工教学课件_第二章_施工降排水(十一月收集整理).ppt

环境工程施工教学课件_第二章_施工降排水(十一月收集整理).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工程施工教学课件_第二章_施工降排水(十一月收集整理)

第二章 施工降排水工作 一、降低地下水位 一)降水目的 1、防止涌水、冒砂,保证在较干燥的状态下施工; 2、防止滑坡、塌方、坑底隆起; 3、减少坑壁支护结构的水平荷载。 1.动水压力—地下水在渗流过程中受到土颗粒的阻力,使水流对土颗粒产生的一种压力。 动水压力的大小与水力坡度成正比,方向同渗流方向。 2.流砂原因 3.流砂的防治 减小动水压力(板桩等增加L); 平衡动水压力(抛石块、水下开挖、泥浆护壁); 改变动水压力的方向(井点降水)。 (三)降排水方法 1.集水井法(明排水法) —用于土质较好、水量不大、基坑可扩大者 挖至地下水位时,挖排水沟→设集水井→抽水→再挖土、沟、井 要求: ( 1)排水沟:沿基坑底四周设置,底宽≮300mm,沟底低于坑底500mm,坡度1%。 ( 2)集水井:沿基坑底边角设置,间距20~40m,直径0.6~0.8m,井底低于坑底1~2m。长期用,有护壁和碎石压底。 ( 3)水泵:离心泵、潜水泵、污水泵…… 1.降水原理 2.井点设备 井管:φ38、φ51,长5~7m(常用6m),无缝钢管,丝扣连滤管; 滤管:φ38、φ51,长1~1.7m,开孔φ12,开孔率20~25%,包滤网; 总管:内φ75~100无缝钢管,每节4m,每隔0.8、1或1.2m有一短接口; 连接管:使用透明塑料管、胶管或钢管,宜有阀门; 抽水设备: 真空泵(教材)—真空度高,体形大、耗能多、构造复杂 射流泵(常用)—简单、轻小、节能 隔膜泵(少用) 3.井点设计 (1)平面布置 单排:在沟槽上游一侧布置,每侧超出沟槽≮B。 用于沟槽宽度B≤6m,降水深度≤5m。 双排:在沟槽两侧布置,每侧超出沟槽≮B。 用于沟槽宽度B6m,或土质不良。 环状:在坑槽四周布置。 用于面积较大的基坑。 (2)高程布置(图) 井管埋深:H埋≥H1+h+iL。 H1—埋设面至坑底距离; h—降水后水位线至坑底最小距离(一般可取0.5~1m); i—地下水降落坡度,环状1/10,线状1/5; L—井管至基坑中心(环状)或另侧(线状)距离。 当H埋6m时:降低埋设面; 采用二级井点; 改用其它井点。 4.计算涌水量Q:(环状井点系统) (1)判断井型(图) 按照滤管与不透水层的关系: 完整井—到不透水层 非完整井—未到不透水层. 按照是否承压水层: 承压井 无压井 (2)无压完整井群井井点计算(积分解) Q=1.366K(2H-S)S / (lgR-lgX0) (m3/d) K—土层渗透系数(m/d); H—含水层厚度(m); S—水位降低值(m); R—抽水影响半径(m),R=1.95S(HK)1/2; X0—环状井点系统的假想半径(m); 当长宽比A/B≯5时,X0=(F/π)1/2,否则分块计算涌水量再累加。 F—井点系统所包围的面积。 * 地下含水构造的种类 滞水层 不透水层 潜水层 不透水层 承压水层 不透水层 Q F GD 当动水压力大于或等于土的浸水重度(GD≥γ’)时,土粒被水流带到基坑内。主要发生在细砂、粉砂、轻亚粘土、淤泥中。 (二) 流砂现象 2~5% 排水沟 集水井 水泵 (一)普通明沟排水法 (二)分层明沟排水法 离心泵工作简图 2.井点降水法(重点) (1) 可能引起周围地面和建筑物沉降。 效果明显,使土壁稳定、避免流砂、防止隆起、方便施工; (2)井点类型及适用范围特点 打穿不透水层,引至下一存水层 不透水层下有渗存水层 引渗井点 平管引水至大口井排出 大面积降水 水平辐射井点 单井潜水泵排水 30~50 25~30 10~250 深管井井点 单井真空泵、离心泵 20~50 3~5 20~200 管井井点 钢筋阳极加速渗流 极距1m 5~6 0.1 电渗井点 地下喷射嘴真空吸水 2~3m 8~20 0.1~20 喷射井点 6~20 多级轻型井点 地上真空泵或喷射嘴真空吸水 1.6~2 m 3~6 m 0.1~20 m/d 单级轻型井点 主要原理 最大井距 降水深度 渗透系数 井点类型 轻型井点降水全貌图 二级轻型井点降水 管井井点构造 (四)轻型井点降水 真空泵井点设备工作原理图 工作简图 单排井点平面及高程布置 环状井点平面及高程布置 水井的分类 超过 100G的市政课件下载地址: /share/home?uk=3308272875 /csdyIWL5GyREI(提取码:a43d)/cgNbKsknwtuxm 访问密码 d5cf 十一月市政培训班的网址: /item.htm?idpm=20140.0

文档评论(0)

hao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