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几种食源性致病快速检测技术的建立
几种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的建立
摘 要
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事件频发,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其中,食源性致病菌是引起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
菌、副溶血弧菌、志贺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茵、蜡样芽胞杆菌和溶藻弧菌
是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目前检测食源性致病菌手段主要采用细菌分离、培养、
生化鉴定等方法,操作繁琐,检测周期长,每次只能检出一种细菌,一般需要
5~7天才能给出检测报告,且敏感度低、特异性差。因此研究食源性致病菌快速、
准确检测方法以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随着食源性致病菌的全基因序列的测定与分析,以及大量毒株部分
基因序列的获得,越来越多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其快速、灵敏等优势得到了广泛
的应用。本文根据以上提到的几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的保守毒力基因序列,分
别建立了副溶血弧菌tdh基因的LAMP检测方法,五种食源性致病菌多重PCR
检测方法,七种食源性致病菌基因芯片检测方法,为食源性疾病的快速诊断和预
警监测体系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环等温核酸扩增技术是一种在等温条件下高特异性、高效、快速地扩增靶基
因的DNA扩增技术。应用在线软件Primer
ExplorerV4.0,针对副溶血弧菌特异
性的毒力基因tdh基因设计LAMP引物。对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参数进行了
优化,同时将建立的LAMP检测方法与PCR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LAMP检测最适反应在60.8℃恒温条件45min内完成,凝胶电泳呈现梯形条带,
与其他常见的细菌无交叉反应。LAMP检测方法的细菌DNA最低检出限为35.5
h内完成检测,操作简
彰反应管,灵敏度较PCR高10倍,而且LAMP方法在1
单,不需复杂仪器,用建立的LAMP方法对扇贝样品中分离菌株进行了检测表
明,LAMP方法对检测致病性副溶血弧菌具有很好的可靠性。
多重PCR是在一个反应体系中加入了多对引物,在同一体系中对多个目的
片段同时扩增。该方法克服了常规PCR及LAMP检测一次只能扩增一个目的片
段的缺点。本文探索了一种同时特异性地检测五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多重PCR
方法。根据目前食品中常见病原菌副溶血弧茵Vibrio
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nteritidi、福氏志贺氏菌跚咖砌
monocytogenes、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Flexneri的相关毒力基因,选择具有特异性的副溶血弧菌不耐热溶血毒索基因
(thennolabile stable
hemolysingene,tlh)、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热核酸酶基因(heat
nuelease
gene,nuc)、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编码溶血素。基因hlyA、肠炎沙
A
门氏菌的侵袭蛋白A基因(invasion
proteingene,invA)及志贺氏菌侵袭性质粒抗
原H基因(invasion H
plasmid
antigengene,驴胡),分别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进行
多重PCR检测,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并评价了其特异性和灵敏度。通过对扇贝
样品检测验证了此多重PCR体系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本文建立了基于多重PCR结合基因芯片技术同时检测副溶血弧菌、金黄色
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蜡样芽胞杆菌和溶
藻弧菌的方法。选择副溶血弧菌不耐热溶血毒素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热核
酸酶基因、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编码溶血素O基因、沙门氏菌侵袭蛋白A
基因及志贺氏菌侵袭性质粒抗原H基因进行五重PCR扩增,选择蜡样芽胞杆菌
cnt锄toxin
非溶血毒素基因(non-haemolyti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