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化与企业文化冲突与融合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PDFVIP

大学文化与企业文化冲突与融合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文化与企业文化冲突与融合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PDF

学文化与企业文化:冲突与融合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教授 王晓辉 一、大学文化的危机 大学,自诞生800多年来,无论社会如何变迁,在人们心目中一直享有崇 高地位。 首先,大学是自由的王国。如果说现代大学的起源可以以巴黎大学的建立 为标志,那么巴黎大学诞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寻求自由、实现自治。聚集在 巴黎圣母院周围讲学的一些教师 学生,或许是感到 西岱岛”的窄小,或许不堪 忍受主教的严密监视,总是跨越塞纳河到左岸开展学术讨论。最初,不过是单纯 的学者们的集合,并无正式的组织机构,后来发展成一个团体: 巴黎教师学生 1 团体” (universitas magistrorum et scholarium parisiensum )。 universitas”为拉丁 文,含有 协会”, 团体”, 联合会”等义,亦为西文 大学”一词的起源。从那时 起,大学学者们不懈的追求便是学术自由。 其次,大学是学术的殿堂。大学自诞生之日起,教学便是大学最重要的职 能,而所有教学活动 教学组织均以教授的讲学为核心。同一年代诞生并略早于 巴黎大学的意大利波伦亚大学,因以学生活动为主导,未能对后来大学产生重大 影响。直至19世纪中 ,德国的威廉ñ洪堡在大学改革中倡导开展科学研究,开 2 创了以教学 科研并重的大学新模式。 大学教授通过培养青年一代学者,创造 新的知识,获得了无限的乐趣;大学学者的自身价值在教学 科研中得以升华, 成为社会最受羡慕的少数职业之一。尽管这一职业远远不够社会的最富行列,但 大学教授的职业工资足以维持他们享受体面的生活,他们极少去谋求更多的物质 金钱,也绝不允许铜臭味污染大学。 最后,大学是个人的领地。虽然大学是学者的团体或集合体,但在大学的 氛围里,个人独立性受到最大程度的尊重,个人的首创性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发 挥。在大学内部,各个学科也各自为政,形成了文学院、神学院、法学院、科学 1 Minot, Jacques, Histoire des universit sf rançaises, PUF, Paris, 1991. 2 Philip G. Altbach, Les modes de d velopp ement de l ’enseignement sup rieur, in « Perspectives », vol. XXI, n° 2, 1991(78). 院 医学院等完全独立的教学机构。中世纪之后,由于语言的限制、教学内容的 差异 政 管理的干预,各国大学之间甚至本国大学之间的联系也趋于消失,大 学与社会经济发展几乎是毫无相关。 这些特点构成了大学文化的基本要素,并且历经数百年经久不衰。 然而,在市场经济大潮涌来之时,大学似乎再难以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 鱼台”了。某著名学 ,曾以拆墙经商而轰动一时,率先成为大学适应市场经济 的样板。后又砌墙封闭校园,似乎维护大学的圣洁更为重要。虽然说, 三十年 河东,三十年河西”,但是这种转变也确实太快了,令人应接不暇,更让人捉摸 不透。大学到底怎么了!? 有目共睹的事实是: ——教育经费捉襟见肘。尽管国家每年都增加高等教育经费,甚至拨十几 亿巨款重点扶持几所重点大学去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各省级政 也在共建高等教 育中加大了对地方高等学校的支持,特别是高校全面实行收费制度之后,高等教 育财政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是这与高等教育发展需求仍有极大差距,校舍要扩 建,设备要更新,学生宿舍要增加,教师住房要改善,都需要大量经费投入。教 育经费仍然是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 瓶颈”。 ——人才流失难以遏止。曾经是留学人才外流,曾经是 孔雀东南飞”,现 在是人才 神州行”, 学者计划”、 特聘教授”等特殊政策更促进了尖子人才的流 动。这使经济实力雄厚的名牌学校网罗了更多的人才,而那些本来就人才匮乏的 学校则是苦不堪言。 ——沽名钓誉之风见长。古人云:富贵于我如浮云”。作为学者,既然选 择了为学之道,就不应谋求大富大贵;安贫乐道,至少是学者的一种风格。当然 社会,特别是进步的社会,给予学者的不应是只有清贫,要让他们得以体面地生 活,得以闲暇去思考,去发现,去创新。但是现实生活确实有无限的诱惑,诸多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