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看十万言,实与良史俱”——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史才.pdfVIP

“君看十万言,实与良史俱”——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史才.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 《聊斋志异》研究 · 文章编号:1002.3712(2008)02.0013.11 “君看十万言,实与良史俱” 从 《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史才 房春草 (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875) 摘要:蒲松龄 《聊斋志异》的成书借鉴了史书的形式,清人甚称其史 才,但学界关于其史才的评论和研究却甚为罕见。清人在 《聊斋》序 跋中虽有所涉及,惜乎语焉未详,犹有进一步论证的必要。笔者从 传统的史家体例、稔熟的历史知识、非凡的叙事才能、讽今鉴古的 史学精神等四个方面,对前人所谓 “史才”做了概括,并将之放在 现时代的视角下加以审视,力求对其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评价。 关键词:蒲松龄;聊斋志异;史才 中图分类号:1207.419 文献标识码 :A 《聊斋志异》诸序跋题辞中,颇有论及蒲松龄之史才者,如清 冯喜赓 聊《斋志异题辞》有云:先“生本史才,其笔真如椽。不获大著 作,假以蒙庄谈。”[](嗍 王承祖亦云:“用意固有在,岂独辞荣芎? 随事寓劝赏,因端严谴诛。君看十万言,实与良史俱。”[1](嘲 胡泉 在 《聊斋志异序》中评论说:“留仙公生擅仙才 ,锦在心而不竭 ;异 史氏文参史笔,绣出口而遂多。”[](酬 再如冯镇峦的《读聊斋杂 说》对其史才更极力称扬 :“此书即史家列传体也,以班马之笔,降 收稿 日期:2007—05—23 作者简介:房春草 (1978一),男,吉林 自城人,现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博士 ,主攻元明清文学。 l3 维普资讯 格而通其例于小说。可惜 《聊斋》不当一代之制作,若以其才修一 代之史,如辽、金、元、明诸家,握笔编排,必驾乎其上。”…(嘲 此 外尚有数家,其议论小异大同,不再赘述。细味前贤评语,征之以 聊《斋志异》,信不谬也。惜乎其论述多吉光片羽,且语焉不详,对 何谓史才及史才之诸多表征,尚缺乏详细论证。翻检现今研究 《聊 斋》之文章书籍,也鲜有议论及于此者。笔者不才,愿就此一端,聊 作发微,以就正方家。 笔者以为,前贤所云蒲松龄之 “史才”,“所指”有四:一 日传统 之史家体例,一日稔熟之历史知识,一 日非凡之叙事才能,一日讽 今鉴古之史家精神。今就此四点,分别论之。 一 、 形式上对史籍体例的因袭——此书即史家列传体也 《聊斋》形式之上模仿史籍,非常明显。前文所引冯镇峦评语 即指出 “此书即史家列传体也 ,以班马之笔 ,降格而通其例于小 说。”恰如其分地指明 《聊斋志异》体例上对史书典籍的因袭,可谓 一 语中的。综而论之,《聊斋志异》与史家列传体的相似之处,共有 三个方面。 一 日篇 目之命名。《聊斋志异》近五百则故事,虽然长短不一, 良莠不齐,或状奇人,或记异事,或传狐鬼,命名的规则也不尽一 致;但就数量而言,绝大多数仍以人名(或物名)名篇 ,尤其是书中 最精彩之故事,更是多以人名为题,这显然脱胎于史家列传。如 《叶生》、伍《秋月》、浙《东生》、莲《香》等。或称姓,或称名 ,或称其 籍贯,或称其官职,不一而足。虽花样繁多,但其篇 目命名之借鉴 史籍,不证 自明。 一 日行文之格式。以《史》、汉《》为代表之史籍,其列传体之行 文格式比较固定。开篇则概要介绍人物之姓名、籍贯、性格,其次 则叙写人物生平事迹 ,再次则交待人物及其家族结果。考以 聊《斋 志异》,其多数篇章之行文格式与史籍依然小异大同。兹举数端, 14 维普资讯 以见一般。因正文篇幅较长,故仅以开篇为例。如 妖《术》:“于公 者,少任侠,喜拳勇,力能持高壶,作旋风舞。……99;娇《娜》:“孔生 雪笠,圣裔也。为人蕴藉,工诗。有执友……99;《叶生》:“淮阳叶生 者,失其名字。文章词赋 ,冠绝当时;而所遇不偶,困于名场……”, 写其境遇。不难看出,聊《斋》之开篇虽然形式多样,仅涉及人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