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數位經濟法案(thedigitaleconomyact)」有關網路-著作權筆記.docVIP

英國「數位經濟法案(thedigitaleconomyact)」有關網路-著作權筆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英國「數位經濟法案(thedigitaleconomyact)」有關網路-著作權筆記

英國「數位經濟法案(The Digital Economy Act)」有關網路服務業者責任條款評析 本文刊載於檢察新論第十期,2011年7月,第54頁至第65頁 章忠信( 壹、前言 1990年代後期,「檔案分享軟體(file-sharing software)」或稱「P2P軟體(peer-to-peer software)」結合了MP3技術,原本僅是讓同學、同事及親朋好友間,使用相同的P2P軟體,就可以透過網路,相互在對方電腦硬碟中,搜尋並進一步交換彼此拍攝的照片、影片、撰寫的文字或程式檔案。這項效率極高的軟體,後來被更多的網路使用者,用來非法交換未經授權的影音、圖片、文字或軟體檔案,造成著作權人嚴重的損失。 為有效解決這項科技發展對著作權產生之重大損害,各國無不費盡苦思,立法採取有效措施。在美國1998年通過數位化千禧年著作權法案(Digital Millennium Copyright Act DMCA)規定網路服務業者(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s, ISPs)採用「通知/取下(noticetake down)」制度,可免除民事責任ISP業者有效遏阻網路檔案非法交換,一直是努力之目標,我國在2009年5月修正著作權法,增訂第6章之1「網路服務提供者之民事免責事由」專章,明定「網路服務提供者,因使用者利用其所提供之服務侵害他人著作權或製版權,得主張不負責任之範圍及要件」,其中也包括引進對被訴三次侵害著作權之行為人予以斷線之「三振機制」。 法國也在2009年5月13日通過「促進網路上創作之散布與保護法案(PROJET DE LOI favorisant la diffusion et la protection de la création sur internet, HADOPI)」,正式引進較我國著作權法更有執行力之「三振機制」,賦予HADOPI得不經司法程序,對於被訴三次侵害著作權之行為人予以斷線。這項立法被法國憲法委員會認定違反1789年法國「人權和公民權利宣言」第9條「無罪推定原則」與第11條「言論表達自由」,遭宣告部分違憲。法國國會乃再於2009年9月22日修正該法案,並於2009年10月22日經法國憲法委員會認定其合憲。 有了法國立法之慘痛經驗,英國在2010年4月9日通過「數位經濟法案(The Digital Economy Act, DEA)」,規範ISP業者對網路侵害著作權責任議題時,更為謹慎小心。不過,仍引起ISP業者之質疑與挑戰,同樣訴諸司法檢查(Judicial Review)。本文就DEA之立法背景、主要內容及司法檢查結果進行研析,並略述歐盟主要國家近年就此議題之動態,或可做為我國未來修正ISP業者著作權侵害責任規定之參考。 貳、DEA之立法背景 為了有效打擊網路盜版,英國前二大網路服務業者(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s, ISPs)英國電信(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lc, BT)及TalkTalk公司(TalkTalk Telecom Group Plc, TTG),在政府的鼓勵下,2008年7月與英國唱片協會(British Recorded Music Industry, BPI)著作權人團體簽署合作備忘錄(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MOU),進行三個月之測試機制。在此機制下,一旦網路使用者之帳號被發現使用於非法檔案分享,ISP業者即通知該網路使用者,並建議其如何處理侵權問題。透過此項合作機制,有效地達到對於網路使用者合法使用網路之教育目的,大幅降低網路著作權侵害活動。不過,此一合作機制,並未使ISP業者承擔對著作權人提供非法使用者相關資訊之義務。 隨後,英國政府於2009年6月發布「數位不列顛白皮書最終報告(Digital Britain: Final Report (Cm 7650))」揭櫫英國面對全球邁向數位知識經濟時代之因應,其中包括擬修法解決非法P2P檔案交換議題。白皮書建議,應立法要求ISP業者承擔「初步義務(initial obligations)」,使其依著作權人所送查證資料,對被指控涉有侵害著作權行為之訂戶,提出警告通知,並對於再犯者建立「黑名單」,必要時在法院裁定下,將侵害者資料提供給著作權人。 若ISP業者此項「初步義務」無法奏效,就必須進一步在法制上強化打擊手段,包括課以ISP業者採取以下措施之「技術義務(technical obligations)」: 一、對網站、IP位址或URL進行阻絕; 二、對通訊協定進行阻絕(Protocol blocking),使電腦無法使用特定的網路服務; 三、對通信埠Port blocking),使特定的Port無法被聯結;

文档评论(0)

7598659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