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萧昱 推荐
比起大多数艺术家对真实世界的沉醉,MrYalu有一种洁癖般的零度以下的状态,迷恋在自我精神按摩中坠入的感觉。在与世界的离岸关系中保持浓浓的好奇和关注,充满优越感地顽固着自己的孤独。
01
在斯瓦尔巴特群岛的首府朗伊尔城,用烈酒取悦我的飞行员把我运送到雪山上的冰洞休息!当我发现远处的第三只北极熊似乎和我目光交流,立刻衡量“放在冰洞口震慑北极狐的北极熊模型也许会吸引北极熊同伴”以及“把北极熊模型搬进冰洞也许会导致北极狐光临”这两个结果的严重性!终极决定:啊!搬进来!
02
爱笑的爸爸:祖国的红色厨房里冷藏着我的一条腿,你不知道我跨出这一步有多痛!
03
约翰·克里斯朵夫:一个人出生以后,在幼年的时候他被各种谎言所填满。当他觉醒的时候,当他成长起来的时候,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呕吐,把这些谎言都呕吐出来,重新开始!
图片均来自艺术家微博
从毕业创作开始厉槟源的思考就已经进入一种自修的状态,这在年轻艺术家中并不多见。从他的作品中你看不出他佩服谁,这个也是我欣赏他的原因之一。从毕业创作收集可乐瓶里的气体到师生展上锤子砸锤子的作品中,他捕捉到存在于静态物质对象内部的隐形部分,甚至是一种毁灭性的杀伤力。但是表述方式确是激烈的,表达中的激情一直延续到他近年一系列的工作中。这两年他仿佛小宇宙爆发:扛着烟花向北京臭水沟射击、骑着摩托脚踩菜刀沿长安街擦出火花、跳进黄埔江与死猪共泳、午夜裸身骑摩托抱充气娃娃或夹着十字架狂奔。与生存现实纠缠的欲望体现在近乎肉搏的事件性行为中,且喘息着滚烫的激情。这个阶段他甚至把自己对象化了,我们再次感受到他的呈现:即隐藏于一具年轻肉身之中的无穷无尽的随时漫溢的狂放不羁的形态。我称之为高于体温的感知力。
如果你关注他的微博你会发现,他狡诘地营销着自己的工作。事件营销已经在微博中被他工具化。这也反应出这代年轻艺术家的时代性。顶他吧。
01
死了都要爱 行动与录像 9分32秒 2012
现场161把锤子(当时“雕塑中国”参展人数的总数量),通过身体力行不停地以锤击锤,全部砸碎直到最后一把。整个过程35分钟。
02
无间 行动与录像 2分28秒 2010
我在2010年11月18日这一天进入北京地铁一号线,像以往在家那样在车厢内刷牙、洗脸、刮胡子。
03
臭水沟的春天 行动与录像 2分35秒 2013
04
越过重浪 行动与录像 2分45秒 2012 韩国釜山
05
肖像 行动与录像 4分35秒 2012
打印一张从网上找来的杨佳(1980.08.27-2008.11.26)肖像,以此为参照,在展厅墙上凿刻一个雕像。
艺术家自述
于我而言,现实环境就是我的创作背景,我希望我的艺术从生活中来,又能返回到作品中去。“此时此地,身体力行”即是我的创作活力所在;“不择手段,物尽其用”便是我的创作方法。我的身体是一个空间,也是时间、线索、记忆;换言之,“我”就是作品本身,我走到哪都将它随身携带。不断以行动改变着,拓宽着自己的边界;是我一直追求的一个命题。
Li Binyuan 厉槟源
1985 出生于湖南
2011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并获得学士学位
目前工作生活于北京
展览
2013 交叉口·异空间——两岸四地艺术交流计划 何香凝美术馆
不合作方式2 荷兰格罗宁根美术馆
杂七杂八 金鸡湖美术馆
2012 被讨论的逻辑 器空间
国际自然艺术节 韩国釜山
有个姑娘 睎望艺术馆
2011 催眠 台湾国际视觉艺术中心
“再现写实”第五届成都双年展
耿雪在工作中一直小心翼翼地保持者对事物表皮最为细腻和敏感的认识。也许是学雕塑的原因,手眼作为携带最为细腻的神经末梢的器官与材料形成的密贴关系在她后来的工作中被抽离放大成为一种认识事物的途径。与认知对象肉身皮肤轻拂般的反复接触的过程,形成她类似体温般的不温不火的洞悉能力。
即使在计划好的项目中,感性仍然成为她的主角。理性的执行程序在过程中自我覆盖和吞噬,并一点点淡出意义。感性的系统被整合后却像浴盆中伸出水面的部分,敏感的体会着空气中与水中部分的差别,而非肉身功能上的感知差别。存在感在理性的自相残杀中被框定出来,并且如她作品中的人体一样轻轻地回到自在之中。敏感的不确定的思绪也许会长期游离在她的梦里梦外。她也许不是画廊一眼得见的目标,但却是拥有自身正常体温的艺术家。
01
土堆 video定格影片1分06秒 2013
02
2013RR video 2013
03
2013年6月27日凌晨 video 7分51秒
文档评论(0)